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内蒙古调查总队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区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决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聚焦“五大任务”,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区经济稳中求进、难中求成。农牧业生产连丰连稳,工业生产稳中提质,有效投资持续扩大,动能转换蹄疾步稳。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231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21年增长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54亿元,比2021年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1242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9263亿元,增长2.2%。
一、粮丰农稳,再创新高,农牧业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彰显
粮食产量“十九连丰”。2022年,全区粮食总产量780.1亿斤,比2021年增长1.6%,粮食作物平均单产达到748.1斤/亩,比2021年提高4.3斤/亩,粮食总产和单产均创历史新高。畜牧业生产“十八连稳”。全区猪牛羊禽肉产量277.8万吨,比2021年增长2.8%。其中,猪肉73.7万吨,增长9.3%;牛肉71.9万吨,增长4.6%。奶业振兴稳步推进。全区奶牛存栏159.0万头,比2021年增长10.9%;牛奶产量733.8万吨,增长9.0%。全区规模以上乳制品产量415.2万吨,比2021年增长12.6%。
二、稳中提质,贡献突出,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
2022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2021年增长8.1%。38个行业大类中,25个行业实现增长,增长面达65.8%,为稳定全区经济大盘奠定了坚实基础。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比2021年增长6.8%,制造业增长10.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5%。重点产业支撑有力。能源工业、冶金建材工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2021年分别增长7.6%、10.3%和43.3%,合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6.9个百分点。新动能加快成长。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2021年增长19.9%,高技术制造业增长33.6%。工业新产品中,单晶硅、多晶硅、稀土化合物产量分别达到41.2万吨、13.9万吨和10.7万吨,比2021年分别增长25.7%、108.7%和22.7%。能源保供稳定有序。规模以上原煤产量11.7亿吨,比2021年增长10.1%;发电量6440.3亿千瓦时,增长7.0%。工业企业效益稳步提高。2022年1—11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860.0亿元,同比增长23.8%。
三、总体增长,基本稳定,服务业运行好于预期
2022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0.0%,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5.8%。分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比2021年增长3.5%,金融业增长5.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1.6%。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持续增长。2022年1—11月,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4%。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0.8%,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7.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10.1%。
四、活力增强,结构优化,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2022年,在一系列精准有效稳投资政策推动下,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2021年增长17.6%。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3.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4.8%,成为拉动全部投资增长的关键力量。分领域看,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投资支撑有力,比2021年分别增长35.3%和42.6%,均快于全部投资增速。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59.1%,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20.2%。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强劲,比2021年增长49.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91.6%,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7.5%。新能源产业加快布局,新能源产业投资比2021年增长79.0%,快于全部投资增速61.4个百分点。
五、政策靠前,保障有力,消费市场承压前行
2022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71.4亿元,比2021年下降1.8%。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居民外出消费逐步增多,特别是在一系列促消费政策靠前发力下,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比2021年增长2.0%。民生保障有力有效。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比2021年增长24.2%,日用品类增长16.3%,中西药品类增长12.8%。网络零售占比提高。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6.9%,比2021年提高0.9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75.8%。新能源汽车消费强劲。在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等政策显效发力下,限额以上单位新能源汽车类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9倍。
六、措施得力,市场平稳,物价涨幅温和可控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2022年,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比2021年上涨1.8%,低于年度物价调控目标1.2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市上涨1.7%,农村上涨2.0%。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均呈不同程度上涨态势。工业生产者价格涨幅继续回落。2022年,全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2021年上涨8.6%,涨幅比2021年回落19.8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上涨9.0%,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上涨4.4%,涨幅较2021年分别回落21.7个和2.3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2021年上涨11.2%。
七、收入增长,差距缩小,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2022年,全区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5921元,比2021年增长5.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全区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6295元,增长4.3%;农村牧区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9641元,增长7.1%。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36,较2021年缩小0.06。
总的来看,一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全区经济顶住压力、逆势而行,较好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但也要清醒看到,当前经济运行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要把稳增长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下一步,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五大任务”,以提劲、提质、提效的满格状态,把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和自治区“两会”各项工作部署推深做实,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内蒙古调查总队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区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决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聚焦“五大任务”,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区经济稳中求进、难中求成。农牧业生产连丰连稳,工业生产稳中提质,有效投资持续扩大,动能转换蹄疾步稳。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231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21年增长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54亿元,比2021年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1242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9263亿元,增长2.2%。
一、粮丰农稳,再创新高,农牧业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彰显
粮食产量“十九连丰”。2022年,全区粮食总产量780.1亿斤,比2021年增长1.6%,粮食作物平均单产达到748.1斤/亩,比2021年提高4.3斤/亩,粮食总产和单产均创历史新高。畜牧业生产“十八连稳”。全区猪牛羊禽肉产量277.8万吨,比2021年增长2.8%。其中,猪肉73.7万吨,增长9.3%;牛肉71.9万吨,增长4.6%。奶业振兴稳步推进。全区奶牛存栏159.0万头,比2021年增长10.9%;牛奶产量733.8万吨,增长9.0%。全区规模以上乳制品产量415.2万吨,比2021年增长12.6%。
二、稳中提质,贡献突出,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
2022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2021年增长8.1%。38个行业大类中,25个行业实现增长,增长面达65.8%,为稳定全区经济大盘奠定了坚实基础。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比2021年增长6.8%,制造业增长10.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5.5%。重点产业支撑有力。能源工业、冶金建材工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2021年分别增长7.6%、10.3%和43.3%,合计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6.9个百分点。新动能加快成长。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2021年增长19.9%,高技术制造业增长33.6%。工业新产品中,单晶硅、多晶硅、稀土化合物产量分别达到41.2万吨、13.9万吨和10.7万吨,比2021年分别增长25.7%、108.7%和22.7%。能源保供稳定有序。规模以上原煤产量11.7亿吨,比2021年增长10.1%;发电量6440.3亿千瓦时,增长7.0%。工业企业效益稳步提高。2022年1—11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860.0亿元,同比增长23.8%。
三、总体增长,基本稳定,服务业运行好于预期
2022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0.0%,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5.8%。分行业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比2021年增长3.5%,金融业增长5.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1.6%。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持续增长。2022年1—11月,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4%。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0.8%,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7.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10.1%。
四、活力增强,结构优化,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
2022年,在一系列精准有效稳投资政策推动下,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2021年增长17.6%。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3.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4.8%,成为拉动全部投资增长的关键力量。分领域看,基础设施和制造业投资支撑有力,比2021年分别增长35.3%和42.6%,均快于全部投资增速。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59.1%,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20.2%。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强劲,比2021年增长49.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91.6%,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7.5%。新能源产业加快布局,新能源产业投资比2021年增长79.0%,快于全部投资增速61.4个百分点。
五、政策靠前,保障有力,消费市场承压前行
2022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71.4亿元,比2021年下降1.8%。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居民外出消费逐步增多,特别是在一系列促消费政策靠前发力下,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比2021年增长2.0%。民生保障有力有效。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额比2021年增长24.2%,日用品类增长16.3%,中西药品类增长12.8%。网络零售占比提高。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6.9%,比2021年提高0.9个百分点。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75.8%。新能源汽车消费强劲。在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等政策显效发力下,限额以上单位新能源汽车类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9倍。
六、措施得力,市场平稳,物价涨幅温和可控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2022年,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比2021年上涨1.8%,低于年度物价调控目标1.2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城市上涨1.7%,农村上涨2.0%。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均呈不同程度上涨态势。工业生产者价格涨幅继续回落。2022年,全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2021年上涨8.6%,涨幅比2021年回落19.8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上涨9.0%,生活资料出厂价格上涨4.4%,涨幅较2021年分别回落21.7个和2.3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2021年上涨11.2%。
七、收入增长,差距缩小,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2022年,全区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35921元,比2021年增长5.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全区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46295元,增长4.3%;农村牧区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9641元,增长7.1%。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36,较2021年缩小0.06。
总的来看,一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全区经济顶住压力、逆势而行,较好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但也要清醒看到,当前经济运行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要把稳增长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下一步,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五大任务”,以提劲、提质、提效的满格状态,把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和自治区“两会”各项工作部署推深做实,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