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6日)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统计局
上半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持续巩固,供给侧稳步恢复,需求侧活力持续显现,企业效益明显改善,发展质量得到提升,全区经济运行稳中加固、稳中向好。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上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9103.6亿元,同比增长10.4%,两年平均增长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2.3亿元,同比增长4.8%,两年平均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4075.1亿元,同比增长10.4%,两年平均增长4.1%;第三产业增加值4626.2亿元,同比增长10.9%,两年平均增长2.3%。
一、农业生产总体平稳,畜牧业生产形势良好
上半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64.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6.1%。农户种植粮食意愿增强,农作物播种顺利开展,主要作物长势良好。畜牧业发展提质增量。上半年,全区猪牛羊禽四肉产量94.0万吨,同比增长6.8%。“稳羊增牛”政策引导畜牧业养殖结构优化调整。上半年,全区牛存栏716.4万头,同比增长6.0%,牛肉产量16.0万吨,增长5.7%;羊存栏6762.4万只,增长1.0%,羊肉产量39.1万吨,增长2.1%。生猪产能基本恢复。生猪存栏、出栏分别同比增长11.6%和13.9%;猪肉产量31.5万吨,增长14.3%。奶源地建设健康有序推进。上半年,奶牛存栏132.6万头,增长9.0%;牛奶产量225.2万吨,增长6.9%。
二、工业生产保持增长,企业效益明显改善
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两年平均增长3.6%。全区37个工业行业大类中,26个实现增长,增长面达到七成以上。三大门类中,制造业发挥主要支撑作用,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1%,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4个百分点;采矿业增长5.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2%。高附加值低碳领域发展态势向好。从产业看,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高技术制造业增长20.6%,装备制造业增长6.9%。从产品看,电子元件2985.7万只,增长87.6%;汽车2.5万辆,增长1.7倍;风力发电机组87.0万千瓦,增长6.3倍;智能电视73.1万台,增长13.3%。可再生能源比重提高。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可再生能源发电量54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1%,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为19.1%,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其中,风力发电447.3亿千瓦时,增长29.4%;太阳能发电70.7亿千瓦时,增长2.0%。
工业企业效益明显改善。随着宏观经济复苏加快,企业生产销售好转,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连续4个月超过100%,上半年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100.4%,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1—5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520.2亿元,同比增长35.2%,两年平均增长13.3%;实现利润总额1111.5亿元,增长1.8倍,两年平均增长34.1%;营业收入利润率13.1%,同比提高6.7个百分点。
三、服务业市场预期向好,行业恢复面持续扩大
上半年,全区服务业保持恢复态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效益好转。1—5月,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5%,两年平均增长2.7%,超六成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实现增长。物流业运行活跃。上半年,全区客运量3680.3万人,同比增长41.8%;货运量10.1亿吨,增长32.6%。物流业景气指数连续4个月保持在景气区间,其中,6月全区物流业景气指数达到53.0%。文娱行业恢复态势良好。1—5月,全区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倍,两年平均增长2.8%;其中,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营业收入增长8.6倍,两年平均增长9.4%。
四、有效投资持续增长,制造业投资增势较好
上半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5.7%。其中,民间投资增长27.3%,两年平均增长4.8%。新开工项目持续注入动力。全区施工项目个数同比增长19.5%,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个数增长26.0%。三大领域投资稳定恢复。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3%,其中,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增长23.4%。制造业投资增长64.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2倍。房地产开发领域保持较快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471.9亿元,同比增长20.8%。商品房销售面积884.8万平方米,增长41.3%;商品房销售额593.3亿元,增长43.2%。三次产业投资全面增长。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3.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2.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2.2%。民生领域投资补短板力度加大。社会领域投资同比增长33.4%,其中,教育投资增长29.5%,卫生投资增长68.7%,文化、体育和娱乐投资增长14.3%。
五、消费活力持续恢复,线上购物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上半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90.0亿元,同比增长14.0%。城乡消费保持增长。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4%,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1.7%。接触性消费持续回升。餐饮收入增长36.6%,商品零售增长12.0%。升级类商品零售额恢复增长。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增长53.9%,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2.7%;汽车类增长34.3%,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1.1倍。线上销售保持较快增势。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43.9亿元,同比增长28.4%;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44.5%。
六、居民消费价格运行平稳,工业生产者价格环比涨幅回落
居民消费价格小幅平稳上涨。上半年,消费市场供应总体充足,居民消费价格运行平稳,全区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5%,与1—5月持平。其中,城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4%,农村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0%。
工业生产者价格环比涨幅回落。上半年,全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5.8%,较1—5月扩大2.3个百分点;6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上涨3.2%,较5月回落2.6个百分点。上半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5.8%,较1—5月扩大2.2个百分点;6月,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环比上涨3.5%,较5月回落1.6个百分点。
七、居民收入得到改善,居民消费意愿稳步提升
上半年,全区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6259元,同比增长11.2%,两年平均增长5.7%。其中,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2168元,增长10.0%,两年平均增长4.5%;农村牧区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7295元,增长14.5%,两年平均增长9.6%。随着居民收入改善,居民消费持续好转。上半年,全区全体居民均生活消费支出10957元,同比增长24.5%。
总体看,上半年全区经济延续恢复态势,但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产业低碳绿色转型机遇与挑战并存,全区经济稳增长压力较大。下一步,全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焦“两个屏障”“两个基地”和“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持续巩固“稳”的基础,不断积累“进”的力量,助力企业纾困解难,着力畅通经济循环,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2021年上半年全区主要统计数据
指标名称 |
绝对量 |
比上年同期增长(%) |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
9103.6 |
10.4 |
第一产业增加值 |
402.3 |
4.8 |
第二产业增加值 |
4075.1 |
10.4 |
第三产业增加值 |
4626.2 |
10.9 |
农牧业 |
|
|
猪牛羊禽肉产量(万吨) |
94.0 |
6.8 |
猪肉产量(万吨) |
31.5 |
14.3 |
牛肉产量(万吨) |
16.0 |
5.7 |
羊肉产量(万吨) |
39.1 |
2.1 |
禽肉产量(万吨) |
7.4 |
5.7 |
牛奶产量(万吨) |
225.2 |
6.9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 |
9.7 |
按经济类型分 |
|
|
国有控股企业 |
- |
7.4 |
股份制企业 |
- |
9.8 |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
- |
11.0 |
按三大门类分 |
|
|
采矿业 |
- |
5.0 |
制造业 |
- |
19.1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 |
2.2 |
六大支柱产业 |
|
|
能源工业 |
- |
2.9 |
冶金建材工业 |
- |
25.7 |
化学工业 |
- |
20.1 |
农畜产品加工业 |
- |
8.5 |
装备制造工业 |
- |
6.9 |
高新技术业 |
- |
33.2 |
按主要行业分 |
|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 |
6.5 |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
- |
22.4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 |
13.8 |
食品制造业 |
- |
11.5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
- |
17.3 |
医药制造业 |
- |
16.7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 |
5.6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 |
23.7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 |
31.1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 |
1.3 |
主要产品产量 |
|
|
原煤(万吨) |
49141.6 |
1.4 |
焦炭(万吨) |
2297.3 |
15.9 |
发电量(亿千瓦时) |
2857.7 |
6.7 |
#火力发电 |
2314.1 |
3.3 |
风力发电 |
447.3 |
29.4 |
粗钢(万吨) |
1523.1 |
7.8 |
钢材(万吨) |
1434.1 |
6.2 |
铝材(万吨) |
98.3 |
4.2 |
平板玻璃(万重量箱) |
540.4 |
5.5 |
稀土磁性材料(吨) |
12080.7 |
45.5 |
石墨及碳素制品(万吨) |
149.4 |
-1.0 |
风力发电机组(万千瓦) |
87.0 |
632.1 |
化肥(万吨) |
190.9 |
-5.9 |
精甲醇(万吨) |
616.7 |
-1.0 |
水泥(万吨) |
1436.5 |
11.4 |
乳制品(万吨) |
179.6 |
11.0 |
饮料(万吨) |
43.5 |
15.2 |
饲料(万吨) |
147.8 |
7.4 |
智能电视机(万台) |
73.1 |
13.3 |
汽车(辆) |
25273 |
170.4 |
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 |
100.4 |
0.6(百分点) |
轻工业 |
101.2 |
0.8(百分点) |
重工业 |
100.4 |
0.7(百分点) |
全社会用电量(亿千瓦时) |
1970.2 |
5.8 |
第一产业 |
13.3 |
29.6 |
第二产业 |
1726.7 |
5.6 |
工业 |
1719.6 |
5.5 |
第三产业 |
149.5 |
7.2 |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 |
80.7 |
4.3 |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
- |
25.7 |
#民间投资 |
- |
27.3 |
#基础设施投资 |
- |
4.3 |
分产业 |
|
|
第一产业 |
- |
43.9 |
第二产业 |
- |
42.4 |
第三产业 |
- |
12.2 |
房地产开发投资(亿元) |
471.9 |
20.8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
2290.0 |
14.0 |
城镇 |
- |
14.4 |
乡村 |
- |
11.7 |
限额以上单位分商品类值零售额(亿元) |
- |
19.9 |
#粮油食品类 |
- |
8.8 |
饮料类 |
- |
6.5 |
中西药品类 |
- |
7.9 |
文化办公用品类 |
- |
22.7 |
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元) |
16259 |
11.2 |
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 |
22168 |
10.0 |
农村牧区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 |
7295 |
14.5 |
居民消费价格 |
- |
0.5 |
城市 |
- |
0.4 |
农村 |
- |
1.0 |
食品烟酒 |
- |
1.6 |
衣着 |
- |
-1.5 |
居住 |
- |
-0.1 |
生活用品及服务 |
- |
-0.3 |
交通和通信 |
- |
1.7 |
教育文化和娱乐 |
- |
0.1 |
医疗保健 |
- |
0.3 |
其他用品和服务 |
- |
-0.1 |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 |
- |
15.8 |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 |
- |
15.8 |
(2021年7月16日)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统计局
上半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持续巩固,供给侧稳步恢复,需求侧活力持续显现,企业效益明显改善,发展质量得到提升,全区经济运行稳中加固、稳中向好。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上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9103.6亿元,同比增长10.4%,两年平均增长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2.3亿元,同比增长4.8%,两年平均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4075.1亿元,同比增长10.4%,两年平均增长4.1%;第三产业增加值4626.2亿元,同比增长10.9%,两年平均增长2.3%。
一、农业生产总体平稳,畜牧业生产形势良好
上半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64.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6.1%。农户种植粮食意愿增强,农作物播种顺利开展,主要作物长势良好。畜牧业发展提质增量。上半年,全区猪牛羊禽四肉产量94.0万吨,同比增长6.8%。“稳羊增牛”政策引导畜牧业养殖结构优化调整。上半年,全区牛存栏716.4万头,同比增长6.0%,牛肉产量16.0万吨,增长5.7%;羊存栏6762.4万只,增长1.0%,羊肉产量39.1万吨,增长2.1%。生猪产能基本恢复。生猪存栏、出栏分别同比增长11.6%和13.9%;猪肉产量31.5万吨,增长14.3%。奶源地建设健康有序推进。上半年,奶牛存栏132.6万头,增长9.0%;牛奶产量225.2万吨,增长6.9%。
二、工业生产保持增长,企业效益明显改善
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两年平均增长3.6%。全区37个工业行业大类中,26个实现增长,增长面达到七成以上。三大门类中,制造业发挥主要支撑作用,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1%,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4个百分点;采矿业增长5.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2%。高附加值低碳领域发展态势向好。从产业看,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高技术制造业增长20.6%,装备制造业增长6.9%。从产品看,电子元件2985.7万只,增长87.6%;汽车2.5万辆,增长1.7倍;风力发电机组87.0万千瓦,增长6.3倍;智能电视73.1万台,增长13.3%。可再生能源比重提高。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可再生能源发电量547.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1%,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为19.1%,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其中,风力发电447.3亿千瓦时,增长29.4%;太阳能发电70.7亿千瓦时,增长2.0%。
工业企业效益明显改善。随着宏观经济复苏加快,企业生产销售好转,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连续4个月超过100%,上半年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100.4%,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1—5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520.2亿元,同比增长35.2%,两年平均增长13.3%;实现利润总额1111.5亿元,增长1.8倍,两年平均增长34.1%;营业收入利润率13.1%,同比提高6.7个百分点。
三、服务业市场预期向好,行业恢复面持续扩大
上半年,全区服务业保持恢复态势。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效益好转。1—5月,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5%,两年平均增长2.7%,超六成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实现增长。物流业运行活跃。上半年,全区客运量3680.3万人,同比增长41.8%;货运量10.1亿吨,增长32.6%。物流业景气指数连续4个月保持在景气区间,其中,6月全区物流业景气指数达到53.0%。文娱行业恢复态势良好。1—5月,全区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倍,两年平均增长2.8%;其中,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营业收入增长8.6倍,两年平均增长9.4%。
四、有效投资持续增长,制造业投资增势较好
上半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5.7%。其中,民间投资增长27.3%,两年平均增长4.8%。新开工项目持续注入动力。全区施工项目个数同比增长19.5%,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个数增长26.0%。三大领域投资稳定恢复。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3%,其中,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增长23.4%。制造业投资增长64.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2倍。房地产开发领域保持较快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471.9亿元,同比增长20.8%。商品房销售面积884.8万平方米,增长41.3%;商品房销售额593.3亿元,增长43.2%。三次产业投资全面增长。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3.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2.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2.2%。民生领域投资补短板力度加大。社会领域投资同比增长33.4%,其中,教育投资增长29.5%,卫生投资增长68.7%,文化、体育和娱乐投资增长14.3%。
五、消费活力持续恢复,线上购物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上半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90.0亿元,同比增长14.0%。城乡消费保持增长。城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4%,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1.7%。接触性消费持续回升。餐饮收入增长36.6%,商品零售增长12.0%。升级类商品零售额恢复增长。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增长53.9%,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2.7%;汽车类增长34.3%,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1.1倍。线上销售保持较快增势。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43.9亿元,同比增长28.4%;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44.5%。
六、居民消费价格运行平稳,工业生产者价格环比涨幅回落
居民消费价格小幅平稳上涨。上半年,消费市场供应总体充足,居民消费价格运行平稳,全区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5%,与1—5月持平。其中,城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4%,农村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0%。
工业生产者价格环比涨幅回落。上半年,全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5.8%,较1—5月扩大2.3个百分点;6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上涨3.2%,较5月回落2.6个百分点。上半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5.8%,较1—5月扩大2.2个百分点;6月,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环比上涨3.5%,较5月回落1.6个百分点。
七、居民收入得到改善,居民消费意愿稳步提升
上半年,全区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16259元,同比增长11.2%,两年平均增长5.7%。其中,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22168元,增长10.0%,两年平均增长4.5%;农村牧区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7295元,增长14.5%,两年平均增长9.6%。随着居民收入改善,居民消费持续好转。上半年,全区全体居民均生活消费支出10957元,同比增长24.5%。
总体看,上半年全区经济延续恢复态势,但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产业低碳绿色转型机遇与挑战并存,全区经济稳增长压力较大。下一步,全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聚焦“两个屏障”“两个基地”和“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持续巩固“稳”的基础,不断积累“进”的力量,助力企业纾困解难,着力畅通经济循环,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2021年上半年全区主要统计数据
指标名称 |
绝对量 |
比上年同期增长(%) |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
9103.6 |
10.4 |
第一产业增加值 |
402.3 |
4.8 |
第二产业增加值 |
4075.1 |
10.4 |
第三产业增加值 |
4626.2 |
10.9 |
农牧业 |
|
|
猪牛羊禽肉产量(万吨) |
94.0 |
6.8 |
猪肉产量(万吨) |
31.5 |
14.3 |
牛肉产量(万吨) |
16.0 |
5.7 |
羊肉产量(万吨) |
39.1 |
2.1 |
禽肉产量(万吨) |
7.4 |
5.7 |
牛奶产量(万吨) |
225.2 |
6.9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 |
9.7 |
按经济类型分 |
|
|
国有控股企业 |
- |
7.4 |
股份制企业 |
- |
9.8 |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
- |
11.0 |
按三大门类分 |
|
|
采矿业 |
- |
5.0 |
制造业 |
- |
19.1 |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 |
2.2 |
六大支柱产业 |
|
|
能源工业 |
- |
2.9 |
冶金建材工业 |
- |
25.7 |
化学工业 |
- |
20.1 |
农畜产品加工业 |
- |
8.5 |
装备制造工业 |
- |
6.9 |
高新技术业 |
- |
33.2 |
按主要行业分 |
|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 |
6.5 |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
- |
22.4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 |
13.8 |
食品制造业 |
- |
11.5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
- |
17.3 |
医药制造业 |
- |
16.7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 |
5.6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 |
23.7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 |
31.1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 |
1.3 |
主要产品产量 |
|
|
原煤(万吨) |
49141.6 |
1.4 |
焦炭(万吨) |
2297.3 |
15.9 |
发电量(亿千瓦时) |
2857.7 |
6.7 |
#火力发电 |
2314.1 |
3.3 |
风力发电 |
447.3 |
29.4 |
粗钢(万吨) |
1523.1 |
7.8 |
钢材(万吨) |
1434.1 |
6.2 |
铝材(万吨) |
98.3 |
4.2 |
平板玻璃(万重量箱) |
540.4 |
5.5 |
稀土磁性材料(吨) |
12080.7 |
45.5 |
石墨及碳素制品(万吨) |
149.4 |
-1.0 |
风力发电机组(万千瓦) |
87.0 |
632.1 |
化肥(万吨) |
190.9 |
-5.9 |
精甲醇(万吨) |
616.7 |
-1.0 |
水泥(万吨) |
1436.5 |
11.4 |
乳制品(万吨) |
179.6 |
11.0 |
饮料(万吨) |
43.5 |
15.2 |
饲料(万吨) |
147.8 |
7.4 |
智能电视机(万台) |
73.1 |
13.3 |
汽车(辆) |
25273 |
170.4 |
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 |
100.4 |
0.6(百分点) |
轻工业 |
101.2 |
0.8(百分点) |
重工业 |
100.4 |
0.7(百分点) |
全社会用电量(亿千瓦时) |
1970.2 |
5.8 |
第一产业 |
13.3 |
29.6 |
第二产业 |
1726.7 |
5.6 |
工业 |
1719.6 |
5.5 |
第三产业 |
149.5 |
7.2 |
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 |
80.7 |
4.3 |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
- |
25.7 |
#民间投资 |
- |
27.3 |
#基础设施投资 |
- |
4.3 |
分产业 |
|
|
第一产业 |
- |
43.9 |
第二产业 |
- |
42.4 |
第三产业 |
- |
12.2 |
房地产开发投资(亿元) |
471.9 |
20.8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
2290.0 |
14.0 |
城镇 |
- |
14.4 |
乡村 |
- |
11.7 |
限额以上单位分商品类值零售额(亿元) |
- |
19.9 |
#粮油食品类 |
- |
8.8 |
饮料类 |
- |
6.5 |
中西药品类 |
- |
7.9 |
文化办公用品类 |
- |
22.7 |
全体居民均可支配收入(元) |
16259 |
11.2 |
城镇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 |
22168 |
10.0 |
农村牧区常住居民均可支配收入 |
7295 |
14.5 |
居民消费价格 |
- |
0.5 |
城市 |
- |
0.4 |
农村 |
- |
1.0 |
食品烟酒 |
- |
1.6 |
衣着 |
- |
-1.5 |
居住 |
- |
-0.1 |
生活用品及服务 |
- |
-0.3 |
交通和通信 |
- |
1.7 |
教育文化和娱乐 |
- |
0.1 |
医疗保健 |
- |
0.3 |
其他用品和服务 |
- |
-0.1 |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 |
- |
15.8 |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 |
- |
15.8 |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