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白塔机场位于呼和浩特市东郊5公里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1°49′24″,北纬40°51′06″。1991年3月,白塔机场开通至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的航线,成为中国起降国际定期航班的机场之一,现在除蒙古国外,呼和浩特机场还开通至日本、韩国、中国香港等地区和地区的不定期旅游包机航线。1992年3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对外开放,检查检验机构齐全。
呼和浩特白塔机场于1958年建成,1987年扩建后成为国家二级机场,具备国际航空港的条件。跑道长、宽、厚为2600×45×0.29米,水泥道面,可承受MD-82以下各种机型。停机坪可停中型飞机13架,其中B-737以下6架,安24、运七7架,专业停机坪可停运五型飞机13架,助航灯设备按1类灯光配备,符合国际民航标准,其他设施等均可供MD-82、B-737以下机型昼夜起降。高峰时每小时旅客吞吐量可达500人次。
2004年9月22日,国家民航总局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决定对呼和浩特白塔机场进行扩建。工程分为飞行区和航站区两部分。飞行区按4E级建设,同时保证A380飞机备降。工程项目包括新建一条长3600米、宽45米(全宽75米)的跑道;将原有跑道加以延长,改造为平行滑行道;新扩建站坪19.6万平方米,从而使站坪总面积达37.4万平方米,可供35架飞机同时停放。航站区新建54499平方米航站楼,可满足年吞吐旅客300万人次的使用要求。新机场拟于2007年8月投入使用。
2006年,呼和浩特机场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50万人次,达到1509643人次,标志着呼和浩特机场已进入国内中型枢纽机场行列;货邮吞吐量15875.5吨,换算旅客吞吐量1686037人次;保证飞机起降21468架次,其中运输飞行20649架次;共完成旅客发运量776234人次,货邮行发运量7943.8吨。
呼和浩特白塔机场位于呼和浩特市东郊5公里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1°49′24″,北纬40°51′06″。1991年3月,白塔机场开通至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的航线,成为中国起降国际定期航班的机场之一,现在除蒙古国外,呼和浩特机场还开通至日本、韩国、中国香港等地区和地区的不定期旅游包机航线。1992年3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对外开放,检查检验机构齐全。
呼和浩特白塔机场于1958年建成,1987年扩建后成为国家二级机场,具备国际航空港的条件。跑道长、宽、厚为2600×45×0.29米,水泥道面,可承受MD-82以下各种机型。停机坪可停中型飞机13架,其中B-737以下6架,安24、运七7架,专业停机坪可停运五型飞机13架,助航灯设备按1类灯光配备,符合国际民航标准,其他设施等均可供MD-82、B-737以下机型昼夜起降。高峰时每小时旅客吞吐量可达500人次。
2004年9月22日,国家民航总局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同决定对呼和浩特白塔机场进行扩建。工程分为飞行区和航站区两部分。飞行区按4E级建设,同时保证A380飞机备降。工程项目包括新建一条长3600米、宽45米(全宽75米)的跑道;将原有跑道加以延长,改造为平行滑行道;新扩建站坪19.6万平方米,从而使站坪总面积达37.4万平方米,可供35架飞机同时停放。航站区新建54499平方米航站楼,可满足年吞吐旅客300万人次的使用要求。新机场拟于2007年8月投入使用。
2006年,呼和浩特机场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50万人次,达到1509643人次,标志着呼和浩特机场已进入国内中型枢纽机场行列;货邮吞吐量15875.5吨,换算旅客吞吐量1686037人次;保证飞机起降21468架次,其中运输飞行20649架次;共完成旅客发运量776234人次,货邮行发运量7943.8吨。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