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发现的古城堡遗址有老官坟障塞、土城子古城、新堡村古堡、朱儿崖古城堡、兴胜村古堡、张家湾古堡、薛刚山寨、四美庄堡、南泉(铺路)寨堡、官屯堡、土堡子、阳婆小堡等。
老官坟障塞是一处秦汉时期的障塞遗址,位于老官坟村东南阳河谷(古雁门水)左岸二级阶地上,呈平台状,遗迹高约2米,周长仅百米左右,黄土夯筑而成。遗址中有彩绘陶片、绳纹陶片、铜箭头和墓葬。
土城子古城位于红砂坝乡彦淖海(古旋鸿池)左岸。遗址面积南北长约180米,东西长约150米,遗迹残高1米~2米,现已成耕地。耕地表土中散见多为绳纹、波纹、方格纹陶片和绳纹板瓦残片,间有素面陶片。附近多次发现唐、宋、元代古钱币,釉陶大纹等。初步推测是一座从汉魏时期一直延续到元的古城址。
新堡村古堡遗址在元山子乡南部山区河谷入口处,是一个边长约80米的正方形堡寨建筑。古堡遗址只有南门,残迹高约3米~4米,堡内发现辽金时期的沟纹砖、篦纹陶片、白瓷碟、瓷碗残片等。古堡外发现汉代绳纹陶片和刀、矛、箭头等。古堡东有大道顺大梁河而来,通隆盛庄;西有大梁河向北径流北吉燕村折西而去。古堡接河挖谷,南屏北障,是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卫要隘。
朱儿崖古城堡遗址在新堡村古遗址之北约2公里处。遗址残留东墙长约180米、高约1米,成土垄状;南墙接近大梁河前台边缘,长约120米,西门有瓮城痕迹。一条笔直的大道贯通东西门,现仍可见两处呈土丘状的建筑遗址。城堡遗址中发现沟纹砖、素面筒瓦片和陶片等。新堡村古堡和朱儿崖古城堡有一条南北大道贯通,两遗址中又多发现辽金时期文物,可见两城堡为同一时期建筑。
兴胜村古堡在九龙湾乡兴胜村南1公里处。古堡筑在三道边墙北向阳的缓坡上。古堡南控大道,北据险隘,与东二卜洞山台墩南北遥望。古堡残墙高约2米~4米,有一南门,堡内面积约600平方米。古堡内发现有用附近红粘土烧制的素面砖瓦和素面陶片。建筑年代现无考证。
张家湾古堡在九龙湾乡张家湾村。此堡背山面水,踞于如浑水和旋鸿池水交汇处,可控河山道口,确为驻兵防卫重地。城堡面积约600平方米,发现有土铜箭头和古钱币。建筑年代无可考。
薛刚山寨遗址在城东郊饮马河东岸,飞来峰之西。民国26年(1937)遗址中出土唐代贵妇棺葬,大量随葬金银玉器,有盘、碟、盅、盏、豆、带钩、带饰等和金银宝石头饰。金器含金量约在六成以上。寨址现已难以辨认,据考证遗址呈正方形,边长约75米,有北东两门,各通东西校场。遗址前曾有脚印岩、马蹄印岩、旗杆岩、试鞭石岩等,今已无存。遗址正厅基础中发现有汉唐时期的绳纹砖、布纹砖、手印迹砖,辽代沟纹砖,元明时期的素面砖。薛刚山寨虽有可能建于唐代,然而无充足的证据,难以确定,也许是唐以前建筑而历朝沿用的一座要寨。
四美庄堡,是清乾隆年间的巴总署遗址。隆盛庄南泉(铺路)堡寨遗址是清代隆盛庄讯台驻军营地。官屯堡、土堡子、阳婆小堡等现已毁坏无痕,也未考证。
已发现的古城堡遗址有老官坟障塞、土城子古城、新堡村古堡、朱儿崖古城堡、兴胜村古堡、张家湾古堡、薛刚山寨、四美庄堡、南泉(铺路)寨堡、官屯堡、土堡子、阳婆小堡等。
老官坟障塞是一处秦汉时期的障塞遗址,位于老官坟村东南阳河谷(古雁门水)左岸二级阶地上,呈平台状,遗迹高约2米,周长仅百米左右,黄土夯筑而成。遗址中有彩绘陶片、绳纹陶片、铜箭头和墓葬。
土城子古城位于红砂坝乡彦淖海(古旋鸿池)左岸。遗址面积南北长约180米,东西长约150米,遗迹残高1米~2米,现已成耕地。耕地表土中散见多为绳纹、波纹、方格纹陶片和绳纹板瓦残片,间有素面陶片。附近多次发现唐、宋、元代古钱币,釉陶大纹等。初步推测是一座从汉魏时期一直延续到元的古城址。
新堡村古堡遗址在元山子乡南部山区河谷入口处,是一个边长约80米的正方形堡寨建筑。古堡遗址只有南门,残迹高约3米~4米,堡内发现辽金时期的沟纹砖、篦纹陶片、白瓷碟、瓷碗残片等。古堡外发现汉代绳纹陶片和刀、矛、箭头等。古堡东有大道顺大梁河而来,通隆盛庄;西有大梁河向北径流北吉燕村折西而去。古堡接河挖谷,南屏北障,是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卫要隘。
朱儿崖古城堡遗址在新堡村古遗址之北约2公里处。遗址残留东墙长约180米、高约1米,成土垄状;南墙接近大梁河前台边缘,长约120米,西门有瓮城痕迹。一条笔直的大道贯通东西门,现仍可见两处呈土丘状的建筑遗址。城堡遗址中发现沟纹砖、素面筒瓦片和陶片等。新堡村古堡和朱儿崖古城堡有一条南北大道贯通,两遗址中又多发现辽金时期文物,可见两城堡为同一时期建筑。
兴胜村古堡在九龙湾乡兴胜村南1公里处。古堡筑在三道边墙北向阳的缓坡上。古堡南控大道,北据险隘,与东二卜洞山台墩南北遥望。古堡残墙高约2米~4米,有一南门,堡内面积约600平方米。古堡内发现有用附近红粘土烧制的素面砖瓦和素面陶片。建筑年代现无考证。
张家湾古堡在九龙湾乡张家湾村。此堡背山面水,踞于如浑水和旋鸿池水交汇处,可控河山道口,确为驻兵防卫重地。城堡面积约600平方米,发现有土铜箭头和古钱币。建筑年代无可考。
薛刚山寨遗址在城东郊饮马河东岸,飞来峰之西。民国26年(1937)遗址中出土唐代贵妇棺葬,大量随葬金银玉器,有盘、碟、盅、盏、豆、带钩、带饰等和金银宝石头饰。金器含金量约在六成以上。寨址现已难以辨认,据考证遗址呈正方形,边长约75米,有北东两门,各通东西校场。遗址前曾有脚印岩、马蹄印岩、旗杆岩、试鞭石岩等,今已无存。遗址正厅基础中发现有汉唐时期的绳纹砖、布纹砖、手印迹砖,辽代沟纹砖,元明时期的素面砖。薛刚山寨虽有可能建于唐代,然而无充足的证据,难以确定,也许是唐以前建筑而历朝沿用的一座要寨。
四美庄堡,是清乾隆年间的巴总署遗址。隆盛庄南泉(铺路)堡寨遗址是清代隆盛庄讯台驻军营地。官屯堡、土堡子、阳婆小堡等现已毁坏无痕,也未考证。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