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恩嘎达布其口岸位于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乌里雅斯太镇以北68公里处嘎达布其镇境内,中蒙边界1046号界标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6°16′,北纬45°44′,与蒙古国苏赫巴托省毕其格图口岸对应。珠恩嘎达布其口岸历史上称“蒙马处”,是中蒙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通道口,昔日通商通道的房舍至今尚存。为解决就近过货贸易,经过友好协商,蒙古国方面同意开通毕其格图口岸,自治区人民政府于1989年9月批准珠恩嘎达布其为临时过货点。口岸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辐射范围广大,距盟所在地锡林浩特市300公里,沿中蒙边界距二连浩特口岸450公里。口岸对内辐射周边的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和环渤海经济圈,对外辐射矿产和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的蒙古国苏赫巴托、东方、肯特三省。
珠恩嘎达布其口岸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一类季节性开放口岸,于1992年6月24日正式对外开放,占地面积1.73公顷。1995年,经国务院口岸办批准对华北石油管理局出境工程常年开放服务。2004年9月28日,生效的《中蒙两国边境口岸及其管理制度协定》中明确珠恩嘎达布其口岸为国际性常年开放口岸。为落实该协定,东乌珠穆沁旗委、旗政府从2004年着手编制完成了《珠恩嘎达布其口岸规划》《嘎达布其镇总体规划》,制定出台了《东乌旗人民政府鼓励口岸投资优惠政策》《东乌旗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口岸经济的意见》《东乌旗人民政府关于口岸管理暂行规定》等政策性文件。经过各级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2006年8月1日,国务院同意珠恩嘎达布其口岸扩大为国际性常年开放的边境陆路口岸。
珠恩嘎达布其口岸开放十几年,国家、自治区和地方先后投资7000多万元,兴建了联检配套设施,先后完成了口岸输电工程、通信光缆工程、自来水工程等建设项目,并援助蒙古国毕其格图口岸建设了联检用房、输电工程和苏赫巴托省西乌日特市区硬化、亮化工程。口岸基础设施已初具规模,实现了“六通”(即通路、通电、通信、通水、通暖、通有线电视)。为实现口岸常年开放,从2004年开始进一步加快了口岸管理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4900平方米的口岸联检大楼、2500平方米的边检生活楼、占地面积30 000平方米的海关监管场所工程和供水、供热等工程。为改善口岸交通运输条件,乌里雅斯太镇至珠恩嘎达布其口岸68公里二级疏港公路(指通往港口或码头的交通要道)于2006年6月1日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1.33亿元,当年投资5000万元,完成了路基工程,并将于2007年全线竣工通车。珠恩嘎达布其口岸—乌里雅斯太镇—西乌珠穆沁旗巴彦乌拉镇铁路项目已被列为巴新铁路(西乌珠穆沁旗巴彦乌拉镇至辽宁阜新铁路)二期工程。工程拟于2007年开工建设,2009年全线竣工。这条铁路建成后将成为打通欧亚大陆新的重要通道,为蒙古国、俄罗斯乃至东欧国家提供一条更便捷的通往出海口的新通道。“十五”期间,珠恩嘎达布其口岸进出境货运量累计达85万吨,年均递增59.5%,进出口贸易额6.5亿元,年均递增67.8%。2006年,口岸进出口货物28 515吨,完成进出口贸易额11 150.4万元,出入境人员21 253人次,出入境交通工具9042台次。
珠恩嘎达布其口岸位于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乌里雅斯太镇以北68公里处嘎达布其镇境内,中蒙边界1046号界标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6°16′,北纬45°44′,与蒙古国苏赫巴托省毕其格图口岸对应。珠恩嘎达布其口岸历史上称“蒙马处”,是中蒙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通道口,昔日通商通道的房舍至今尚存。为解决就近过货贸易,经过友好协商,蒙古国方面同意开通毕其格图口岸,自治区人民政府于1989年9月批准珠恩嘎达布其为临时过货点。口岸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辐射范围广大,距盟所在地锡林浩特市300公里,沿中蒙边界距二连浩特口岸450公里。口岸对内辐射周边的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和环渤海经济圈,对外辐射矿产和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的蒙古国苏赫巴托、东方、肯特三省。
珠恩嘎达布其口岸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一类季节性开放口岸,于1992年6月24日正式对外开放,占地面积1.73公顷。1995年,经国务院口岸办批准对华北石油管理局出境工程常年开放服务。2004年9月28日,生效的《中蒙两国边境口岸及其管理制度协定》中明确珠恩嘎达布其口岸为国际性常年开放口岸。为落实该协定,东乌珠穆沁旗委、旗政府从2004年着手编制完成了《珠恩嘎达布其口岸规划》《嘎达布其镇总体规划》,制定出台了《东乌旗人民政府鼓励口岸投资优惠政策》《东乌旗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口岸经济的意见》《东乌旗人民政府关于口岸管理暂行规定》等政策性文件。经过各级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2006年8月1日,国务院同意珠恩嘎达布其口岸扩大为国际性常年开放的边境陆路口岸。
珠恩嘎达布其口岸开放十几年,国家、自治区和地方先后投资7000多万元,兴建了联检配套设施,先后完成了口岸输电工程、通信光缆工程、自来水工程等建设项目,并援助蒙古国毕其格图口岸建设了联检用房、输电工程和苏赫巴托省西乌日特市区硬化、亮化工程。口岸基础设施已初具规模,实现了“六通”(即通路、通电、通信、通水、通暖、通有线电视)。为实现口岸常年开放,从2004年开始进一步加快了口岸管理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4900平方米的口岸联检大楼、2500平方米的边检生活楼、占地面积30 000平方米的海关监管场所工程和供水、供热等工程。为改善口岸交通运输条件,乌里雅斯太镇至珠恩嘎达布其口岸68公里二级疏港公路(指通往港口或码头的交通要道)于2006年6月1日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1.33亿元,当年投资5000万元,完成了路基工程,并将于2007年全线竣工通车。珠恩嘎达布其口岸—乌里雅斯太镇—西乌珠穆沁旗巴彦乌拉镇铁路项目已被列为巴新铁路(西乌珠穆沁旗巴彦乌拉镇至辽宁阜新铁路)二期工程。工程拟于2007年开工建设,2009年全线竣工。这条铁路建成后将成为打通欧亚大陆新的重要通道,为蒙古国、俄罗斯乃至东欧国家提供一条更便捷的通往出海口的新通道。“十五”期间,珠恩嘎达布其口岸进出境货运量累计达85万吨,年均递增59.5%,进出口贸易额6.5亿元,年均递增67.8%。2006年,口岸进出口货物28 515吨,完成进出口贸易额11 150.4万元,出入境人员21 253人次,出入境交通工具9042台次。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