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创下了3个“全国第一”:牛奶总产量第一、乳品加工量第一、城市居民均占有鲜奶量第一。乳业成为地方财政增收、农民增收、企业增收的有效途径。
2000年初,中共呼和浩特市委确定了“奶业兴市”战略,随后又提出了“建设中国乳城”的宏伟目标。各旗县区更进一步明确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切入点,各种有利于发展奶牛养殖的优惠政策和扶持举措相继出台,农民饲养奶牛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在龙头企业提供的贷款和当地旗县区信用社的资金扶助下,无牛户变成养牛户,小户变成大户,奶业成了全市经济最活跃、增长速度最快的亮点。
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是要有好的龙头企业。呼和浩特市奶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得益于伊利、蒙牛两大龙头企业的强力带动。伊利在短短10年间,从一个区区小厂变成国内一流的大企业,伊利品牌享誉全国。蒙牛是继伊利之后的又一奇迹,如今已取得全国乳业销售收入第二位、鲜奶产量全国第三、中国驰名商标等骄人业绩。呼和浩特市拥有这两个跻身全国奶业前五名的龙头企业,使发展奶业具备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为了突破生产方式上的难题,呼和浩特市的企业和奶农共同创造了“公司加基地,基地加农户”的新型奶牛养殖和鲜奶收购方式。养牛户发展到哪里,挤奶站就建到哪里。农民能够增加收入是吸引农民从事奶牛养殖业的直接原因。2004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005元,其中奶业收入1565元,占收入总数的39%。养奶牛成了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的首选项目。
伊利国际最先进的奶粉生产线
截至2004年底,全市饲养奶牛的农户达11.2万余户,惠及农民近45万人。奶牛存栏总量达50.4万头,鲜奶产量达159万吨。全市人均鲜奶占有量615公斤,超过了发达国家近一倍,在全国省会城市和直辖市中,奶牛存栏、鲜奶产量、鲜奶人均占有量均名列第一。
呼和浩特市创下了3个“全国第一”:牛奶总产量第一、乳品加工量第一、城市居民均占有鲜奶量第一。乳业成为地方财政增收、农民增收、企业增收的有效途径。
2000年初,中共呼和浩特市委确定了“奶业兴市”战略,随后又提出了“建设中国乳城”的宏伟目标。各旗县区更进一步明确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切入点,各种有利于发展奶牛养殖的优惠政策和扶持举措相继出台,农民饲养奶牛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在龙头企业提供的贷款和当地旗县区信用社的资金扶助下,无牛户变成养牛户,小户变成大户,奶业成了全市经济最活跃、增长速度最快的亮点。
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是要有好的龙头企业。呼和浩特市奶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得益于伊利、蒙牛两大龙头企业的强力带动。伊利在短短10年间,从一个区区小厂变成国内一流的大企业,伊利品牌享誉全国。蒙牛是继伊利之后的又一奇迹,如今已取得全国乳业销售收入第二位、鲜奶产量全国第三、中国驰名商标等骄人业绩。呼和浩特市拥有这两个跻身全国奶业前五名的龙头企业,使发展奶业具备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为了突破生产方式上的难题,呼和浩特市的企业和奶农共同创造了“公司加基地,基地加农户”的新型奶牛养殖和鲜奶收购方式。养牛户发展到哪里,挤奶站就建到哪里。农民能够增加收入是吸引农民从事奶牛养殖业的直接原因。2004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005元,其中奶业收入1565元,占收入总数的39%。养奶牛成了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的首选项目。
伊利国际最先进的奶粉生产线
截至2004年底,全市饲养奶牛的农户达11.2万余户,惠及农民近45万人。奶牛存栏总量达50.4万头,鲜奶产量达159万吨。全市人均鲜奶占有量615公斤,超过了发达国家近一倍,在全国省会城市和直辖市中,奶牛存栏、鲜奶产量、鲜奶人均占有量均名列第一。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