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世纪初,女真族建立金朝不久,蒙古族在其故地东北草原兴起,成为与其不断发生战争的劲敌。为防御蒙古骑兵南下,金朝在其北部边境兴筑界壕和边堡,统称金界壕。
从金熙宗起,至大定二十一年(1181),金朝在其北部大规模设置堡戍,屯驻兵马,继而连堡戍筑长城。到金承安年间,完成了东北端起自金山(今大兴安岭)南麓嫩江西岸(今呼伦贝尔盟莫力达瓦旗尼基尔镇北),经锡林郭勒草原向西南阴山山脉一线,至东胜州城东北(今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城东黄河东岸台地)33公里处的这一军事屏障。
金界壕是在城墙外挖掘一条堑壕,筑有马面与城墙连接,起瞭望和传递信息的作用。沿线密置堡戍,左右呼应,使防守更加严密。金界壕包括岭北线、北线、南线3条主干线和北线西支、东支及南线西支3条支线。第一道界壕顺犍河(额尔古纳河右岸支流银河,流经今呼伦贝尔市境内)向西,在龙驹河(即克鲁伦河,流经今蒙古国肯特省、东方省和中国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境内注入呼伦湖)与斡里札河(即乌勒吉河,流经今蒙古国肯特省、东方省境内)之间平行延伸,抵近肯特山;第二道边堡位于外兴安岭以及阴山北部,中间不相接;第三道长城连接金东北路和西北路,是最长的一条界壕。这是一项浩大、宏伟的工程,所耗费人力、物力、十分巨大。锡林郭勒草原的东乌珠穆沁旗、阿巴嘎旗、苏尼特右旗、镶黄旗、太仆寺旗、正蓝旗和多伦县等地,至今仍留有大量金长城的遗存。
12世纪初,女真族建立金朝不久,蒙古族在其故地东北草原兴起,成为与其不断发生战争的劲敌。为防御蒙古骑兵南下,金朝在其北部边境兴筑界壕和边堡,统称金界壕。
从金熙宗起,至大定二十一年(1181),金朝在其北部大规模设置堡戍,屯驻兵马,继而连堡戍筑长城。到金承安年间,完成了东北端起自金山(今大兴安岭)南麓嫩江西岸(今呼伦贝尔盟莫力达瓦旗尼基尔镇北),经锡林郭勒草原向西南阴山山脉一线,至东胜州城东北(今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城东黄河东岸台地)33公里处的这一军事屏障。
金界壕是在城墙外挖掘一条堑壕,筑有马面与城墙连接,起瞭望和传递信息的作用。沿线密置堡戍,左右呼应,使防守更加严密。金界壕包括岭北线、北线、南线3条主干线和北线西支、东支及南线西支3条支线。第一道界壕顺犍河(额尔古纳河右岸支流银河,流经今呼伦贝尔市境内)向西,在龙驹河(即克鲁伦河,流经今蒙古国肯特省、东方省和中国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境内注入呼伦湖)与斡里札河(即乌勒吉河,流经今蒙古国肯特省、东方省境内)之间平行延伸,抵近肯特山;第二道边堡位于外兴安岭以及阴山北部,中间不相接;第三道长城连接金东北路和西北路,是最长的一条界壕。这是一项浩大、宏伟的工程,所耗费人力、物力、十分巨大。锡林郭勒草原的东乌珠穆沁旗、阿巴嘎旗、苏尼特右旗、镶黄旗、太仆寺旗、正蓝旗和多伦县等地,至今仍留有大量金长城的遗存。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