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福寺位于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王府街北侧,始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是阿拉善左旗二十四座庙宇中最古老的庙宇之一。延福寺建有大经堂、菩萨殿、四大天王殿、转经楼、如来殿、阿拉善神殿、药师殿、密宗殿、钟楼、鼓楼等大小殿楼十余座,共282间(厅殿195间),占地面积6700余平方米。延福寺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的古式建筑之一。
清雍正十一年(1733),清驸马第二代王爷阿宝修建大经堂,清乾隆四年(1739)、清道光十三年(1833)、民国20年(1931)不断扩建,陆续完成建筑。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乾隆为该寺赐名,并亲书延福寺匾额。延福寺与清政府和王府有着密切的联系,创建与扩建修葺,均属清政府和历代王爷所为,故俗称为“王爷庙”,也可以说是王府的家庙。
延福寺整个建筑设计合理,布局整齐,结构严谨,造型玲珑,工艺精巧,形式多样,亭台楼阁色彩艳丽,各具神态,体现了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其中以大经堂为典范。
延福寺内至今保存着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所铸铜香炉一座,高2.2米、直径0.85米。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所铸大钟一个,其钟声洪亮悦耳,每击一下整个巴彦浩特余音缭绕,经久不绝。
延福寺位于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王府街北侧,始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是阿拉善左旗二十四座庙宇中最古老的庙宇之一。延福寺建有大经堂、菩萨殿、四大天王殿、转经楼、如来殿、阿拉善神殿、药师殿、密宗殿、钟楼、鼓楼等大小殿楼十余座,共282间(厅殿195间),占地面积6700余平方米。延福寺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的古式建筑之一。
清雍正十一年(1733),清驸马第二代王爷阿宝修建大经堂,清乾隆四年(1739)、清道光十三年(1833)、民国20年(1931)不断扩建,陆续完成建筑。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乾隆为该寺赐名,并亲书延福寺匾额。延福寺与清政府和王府有着密切的联系,创建与扩建修葺,均属清政府和历代王爷所为,故俗称为“王爷庙”,也可以说是王府的家庙。
延福寺整个建筑设计合理,布局整齐,结构严谨,造型玲珑,工艺精巧,形式多样,亭台楼阁色彩艳丽,各具神态,体现了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其中以大经堂为典范。
延福寺内至今保存着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所铸铜香炉一座,高2.2米、直径0.85米。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所铸大钟一个,其钟声洪亮悦耳,每击一下整个巴彦浩特余音缭绕,经久不绝。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