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古城为战国时期古城,位于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古城乡古城村。古城始建于战国时期,为云中郡治,秦、汉沿用,北魏设云中镇。古城平面呈不规则方形,南北1920米,东西1900米,周长约8公里。城墙多已毁坏,仅南墙残存,其余三面墙尚存残迹。城墙为夯土筑成,基宽7~11米,残高3~5米,夯层厚8~12厘米。城中部有建筑遗址,城西南有子城一座。子城平面呈正方形,边长约130米。
《呼和浩特工业史》载,云中城的建造工艺采用了板箱式填土夯实筑墙法。城内建造殿舍所用的建筑材料主要有土、木材、石灰、柳编、柴草、石料、砖、瓦和铜铁等。城外有战国至北魏时期的墓葬群。古城内文化层厚约1.5米。地表散布有各种砖、瓦、陶片等遗物。古城内曾先后出土过刀币、布币,“半两”“五铢”铜钱和北魏“大代太和八年”的鎏金铜佛像等历代遗物。
云中古城为战国时期古城,位于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古城乡古城村。古城始建于战国时期,为云中郡治,秦、汉沿用,北魏设云中镇。古城平面呈不规则方形,南北1920米,东西1900米,周长约8公里。城墙多已毁坏,仅南墙残存,其余三面墙尚存残迹。城墙为夯土筑成,基宽7~11米,残高3~5米,夯层厚8~12厘米。城中部有建筑遗址,城西南有子城一座。子城平面呈正方形,边长约130米。
《呼和浩特工业史》载,云中城的建造工艺采用了板箱式填土夯实筑墙法。城内建造殿舍所用的建筑材料主要有土、木材、石灰、柳编、柴草、石料、砖、瓦和铜铁等。城外有战国至北魏时期的墓葬群。古城内文化层厚约1.5米。地表散布有各种砖、瓦、陶片等遗物。古城内曾先后出土过刀币、布币,“半两”“五铢”铜钱和北魏“大代太和八年”的鎏金铜佛像等历代遗物。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