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福寺位于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桃石山。召庙分为前召和后召,前召建于辽乾统九年(1109),后召名为“真寂之寺”,建筑年代不详。辽代石窟开凿在桃石山东南面的陡壁上,分中南北3窟。清代沿石窟门口崖壁唇接一藏传佛教寺庙,为面阔7间、进深3间的大殿,沿石窟上额接出。殿内雕梁画栋,精巧秀丽,古朴雄伟。香烟缭绕,幔帐经幡纷呈。殿内凿有3窟,释迦牟尼涅槃卧像高丈余。除此之外,还有众多佛像。雕像、石窟与山峦浑然一体。这座山寺,为砖木结构的喇嘛庙,清政府赐名“善福寺”,有清帝御赐“善福寺”匾额。因召庙和石窟连为一体,殿内石窟和造像之间,陈以佛龛香案,柱间挂以幔帐经幡。佛殿飞檐滚脊、雕梁画栋,别具风采,辽代石窟与清代佛殿跨越时间的差异而连在了一起。民国以来,这座古寺曾多次遭受严重的破坏。1987年,自治区政府拨专款按善福寺原貌进行修复。今统称为召庙石窟寺。该寺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善福寺位于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桃石山。召庙分为前召和后召,前召建于辽乾统九年(1109),后召名为“真寂之寺”,建筑年代不详。辽代石窟开凿在桃石山东南面的陡壁上,分中南北3窟。清代沿石窟门口崖壁唇接一藏传佛教寺庙,为面阔7间、进深3间的大殿,沿石窟上额接出。殿内雕梁画栋,精巧秀丽,古朴雄伟。香烟缭绕,幔帐经幡纷呈。殿内凿有3窟,释迦牟尼涅槃卧像高丈余。除此之外,还有众多佛像。雕像、石窟与山峦浑然一体。这座山寺,为砖木结构的喇嘛庙,清政府赐名“善福寺”,有清帝御赐“善福寺”匾额。因召庙和石窟连为一体,殿内石窟和造像之间,陈以佛龛香案,柱间挂以幔帐经幡。佛殿飞檐滚脊、雕梁画栋,别具风采,辽代石窟与清代佛殿跨越时间的差异而连在了一起。民国以来,这座古寺曾多次遭受严重的破坏。1987年,自治区政府拨专款按善福寺原貌进行修复。今统称为召庙石窟寺。该寺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