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松年烈士故居位于呼和浩特郊区巧报公社麻花板西营子村,今呼和浩特市赛马场东南。现存土木结构正房5间,东厢房3间,大门、院墙基本完整。
多松年烈士原名多寿,蒙古族,生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早年在土默特高等小学校读书,民国12年(1923)毕业后考入北京蒙藏专门学校读书。民国13年(1924)由邓中夏、赵世炎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4年(1925)创办革命刊物《蒙古农民》,不久由党派遣赴苏联“东方大学”学习。民国15年(1926)回国后,担任中共察哈尔工委书记。民国16年(1927)蒋介石叛变后,中国共产党在武汉紧急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多松年同志作为绥察地区的代表参加了大会。
“中共五大”以后,多松年同志回内蒙古开展工作,不久由于叛徒出卖被捕入狱。在狱中多松年同志受尽酷刑,宁死不屈,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气节。1927年8月,多松年同志被杀害于张家口大铁桥畔。
多松年烈士故居位于呼和浩特郊区巧报公社麻花板西营子村,今呼和浩特市赛马场东南。现存土木结构正房5间,东厢房3间,大门、院墙基本完整。
多松年烈士原名多寿,蒙古族,生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早年在土默特高等小学校读书,民国12年(1923)毕业后考入北京蒙藏专门学校读书。民国13年(1924)由邓中夏、赵世炎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4年(1925)创办革命刊物《蒙古农民》,不久由党派遣赴苏联“东方大学”学习。民国15年(1926)回国后,担任中共察哈尔工委书记。民国16年(1927)蒋介石叛变后,中国共产党在武汉紧急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多松年同志作为绥察地区的代表参加了大会。
“中共五大”以后,多松年同志回内蒙古开展工作,不久由于叛徒出卖被捕入狱。在狱中多松年同志受尽酷刑,宁死不屈,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气节。1927年8月,多松年同志被杀害于张家口大铁桥畔。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