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莫齐召蒙古语又称“额穆济召”,意为医师庙。汉名为“隆寿寺”。位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乃莫齐召夹道巷。始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由淖尔济达赖喇嘛创建,是清代呼和浩特著名的七大召之一。相传,最初建庙的喇嘛擅行医术,清初时曾被征入宫中为帝后治病,因医术灵验,特许造寺,故名“隆寿寺”。乃莫齐召在呼和浩特召庙中具有特殊的意义。现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乃莫齐召是一处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群。整体建筑采用三路纵向布局,中线一路为主体部分,从山门起依次向北,建有喇嘛塔、天王殿、过殿,大经堂、东西配殿和九间殿。左、右两路为对称的东、西仓。主体建筑大经堂,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由前廊、经堂和佛殿三部分组成,面窄深长,平面呈长方形。前廊柱采用藏式方柱,雀替装饰极为精美。大门砖券。墙体从前廊金柱起砌筑,环围经堂与佛殿。大经堂采用汉式木构架屋顶,前廊、经堂和大佛殿各起一部屋顶,均为重檐歇山式。除佛殿顶的正、垂脊饰以黄绿琉璃瓦外,其余均覆以布瓦。前廊和经堂均为两层。佛殿内上下通敞,高而进深小,原供奉三世佛,东西两壁绘有壁画,佛像前的两根明柱上饰有蟠龙。现柱顶的龙头装饰仍在。
乃莫齐召蒙古语又称“额穆济召”,意为医师庙。汉名为“隆寿寺”。位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乃莫齐召夹道巷。始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由淖尔济达赖喇嘛创建,是清代呼和浩特著名的七大召之一。相传,最初建庙的喇嘛擅行医术,清初时曾被征入宫中为帝后治病,因医术灵验,特许造寺,故名“隆寿寺”。乃莫齐召在呼和浩特召庙中具有特殊的意义。现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乃莫齐召是一处规模较大的古建筑群。整体建筑采用三路纵向布局,中线一路为主体部分,从山门起依次向北,建有喇嘛塔、天王殿、过殿,大经堂、东西配殿和九间殿。左、右两路为对称的东、西仓。主体建筑大经堂,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由前廊、经堂和佛殿三部分组成,面窄深长,平面呈长方形。前廊柱采用藏式方柱,雀替装饰极为精美。大门砖券。墙体从前廊金柱起砌筑,环围经堂与佛殿。大经堂采用汉式木构架屋顶,前廊、经堂和大佛殿各起一部屋顶,均为重檐歇山式。除佛殿顶的正、垂脊饰以黄绿琉璃瓦外,其余均覆以布瓦。前廊和经堂均为两层。佛殿内上下通敞,高而进深小,原供奉三世佛,东西两壁绘有壁画,佛像前的两根明柱上饰有蟠龙。现柱顶的龙头装饰仍在。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