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盼遂(1896-1966)名铭志,字盼遂。河南息县人。1925年考入清华国学研究院,师从王国维、梁启超等。毕业后先后任教于河南中州大学、河北大学、清华大学、河南大学、燕京大学。1946年后,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参与编纂民国《长葛县志》,总纂民国《太康县志》,校阅民国《汲县志》。另著有《段王学五种》《文字音韵学论丛》《论衡集解》等。在《长葛县志》叙例中,将修志之法分为“别出心裁”“续编”两种,“前者较后者为宜矣”。认为旧志体例陈陈相因、腐旧老套,应予“革新”以适应时代需要。主张县志记事,贵在简赅。认为志书中于小引篇后多下论断,“有乖史体”,主张据事直书,其义自见,要求将志中“前引后论,一并删除,见仁见智,惟待阅者”。主张将艺文志分为书目、唐前文目、金石目、文存四目,“皆注明出处,以示不妄”。批评旧志人物强分名目,有违史裁,提出人物传应以时代为序编排。
摘自《方志百科全书》
刘盼遂(1896-1966)名铭志,字盼遂。河南息县人。1925年考入清华国学研究院,师从王国维、梁启超等。毕业后先后任教于河南中州大学、河北大学、清华大学、河南大学、燕京大学。1946年后,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参与编纂民国《长葛县志》,总纂民国《太康县志》,校阅民国《汲县志》。另著有《段王学五种》《文字音韵学论丛》《论衡集解》等。在《长葛县志》叙例中,将修志之法分为“别出心裁”“续编”两种,“前者较后者为宜矣”。认为旧志体例陈陈相因、腐旧老套,应予“革新”以适应时代需要。主张县志记事,贵在简赅。认为志书中于小引篇后多下论断,“有乖史体”,主张据事直书,其义自见,要求将志中“前引后论,一并删除,见仁见智,惟待阅者”。主张将艺文志分为书目、唐前文目、金石目、文存四目,“皆注明出处,以示不妄”。批评旧志人物强分名目,有违史裁,提出人物传应以时代为序编排。
摘自《方志百科全书》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