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芝贵(1915—1968),男,汉族,原籍山西省河曲县。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从小给地主放牛、放羊,未上过学。1934年随父逃荒到安北县大昌汉村,靠扛长工、捕鱼养活全家7口人。
1938年冬,中共安北县委成员赵子超(赵化南)、郭北宸、李石英等从五原到东湾子后,很快和张芝贵交上朋友,并通过张联系十几个青年农民办起识字夜校,以培养有共产主义觉悟,有爱国主义精神的青少年,扩大地下党组织和抗日力量。张芝贵觉悟快,办法多,在群众中威信高。是年冬,张芝贵经郭北宸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安北县第一个农民党员,在他的影响下,他未出嫁的妹妹也加入了共产党,被派到五原搞地下党工作。张芝贵入党后干革命更加起劲,积极在青年农民中活动。夜校逐步发展到近百人。
1939年夏,安北县的官吏与豪绅大户勾结,借口为抵抗日寇的进攻,要在长济渠挖战壕,实则是要农民义务挖长济渠,而挖渠应支付的公款则被他们私吞。中共安北县委认为这是发动群众开展合法斗争,惩治贪官污吏、地主豪绅的好机会。于是,在张芝贵带领下到各村发动群众,开展抗挖渠斗争。东湾子一带农民的抗挖渠斗争激怒了县长乔学曾,他下令县政府的事务员带领十几名保安队士兵去东湾子镇压农民群众。事务员走后,在张芝贵带领下,农民们到扒子补隆找到郭北宸、马子诚汇报情况。郭北宸当即同他们返回东湾子,起草一份告状呈文,挨家挨户发动群众,签名画押,然后由张芝贵带上呈文连夜去五原专署民政科找骆时(中共地下党员),请他协助农民打官司。通过骆时,张芝贵和专署官员据理力争,专署行文让安北县乔学曾收回“挖战壕”的成命。同年夏,国民党杂牌军一个团长到安北县太富乡王广和圪旦村。当地豪绅设宴款待这位团长。事后,却把花的钱摊派到各农户。张芝贵等人发动群众,秘密串通,齐心协力,拒绝支付这次摊派。同年秋,张芝贵任安北县一区中共区委宣传委员、中共安北县委宣传委员和东湾子党支部书记。同年秋,安北县政府下令提高征粮任务,而各乡也乘机增加征粮数量,从中盘剥。针对这种情况,县委决定派张芝贵、张挨应等几个胆量大,能说会道的农民去县政府直接向乔学曾请愿。请愿失败后,他们就到各村活动,启发群众,抗交征粮,大多数群众顶住没交,只有一两个人交了一部分。县政府慑于群众的压力,对抗交征粮的事没敢追查。
1940年1月,张芝贵、刘忠瑞等在郭北宸带领下由磴口南过黄河到伊盟(今鄂尔多斯市)桃力民参加八路军。一年后,张芝贵返回东湾子搞地下工作。
1941年12月,中共安北县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张芝贵被敌人逮捕,为保守地下党的机密,忍受严刑吊打。敌人抓不到证据,无可奈何。张芝贵的父亲托乡长姚根凤作保,花了钱方把张芝贵救了出来。
中共地下党组织在张芝贵家中存放的革命书刊《列宁选集》《抗大学刊》《新华日报》《妇女》《政治新阶段》《论持久战》《政治经济学》《唯物史观》等,因恐落入敌人之手,被张芝贵的父亲悄悄烧焯。郭北宸的遗物:一个袜楦和一个饭碗,一直保藏在张芝贵家中。1986年旗党史办上交巴盟(今巴彦淖尔市)文物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芝贵多次寻找自己的组织关系,没有结果。直到“文化大革命”开始还不知马子诚、李石英的下落。张芝贵虽然脱离了党组织,但始终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文革”中张芝贵被“造反派”诬为“叛徒”“反革命”,全家受株连。他忍受不住折磨,于1968年5月2日晚含冤投井自尽。
1985年,旗落实政策办公室为张芝贵平反昭雪,并妥善安置了受株连的家属及其子女。
张芝贵(1915—1968),男,汉族,原籍山西省河曲县。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从小给地主放牛、放羊,未上过学。1934年随父逃荒到安北县大昌汉村,靠扛长工、捕鱼养活全家7口人。
1938年冬,中共安北县委成员赵子超(赵化南)、郭北宸、李石英等从五原到东湾子后,很快和张芝贵交上朋友,并通过张联系十几个青年农民办起识字夜校,以培养有共产主义觉悟,有爱国主义精神的青少年,扩大地下党组织和抗日力量。张芝贵觉悟快,办法多,在群众中威信高。是年冬,张芝贵经郭北宸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安北县第一个农民党员,在他的影响下,他未出嫁的妹妹也加入了共产党,被派到五原搞地下党工作。张芝贵入党后干革命更加起劲,积极在青年农民中活动。夜校逐步发展到近百人。
1939年夏,安北县的官吏与豪绅大户勾结,借口为抵抗日寇的进攻,要在长济渠挖战壕,实则是要农民义务挖长济渠,而挖渠应支付的公款则被他们私吞。中共安北县委认为这是发动群众开展合法斗争,惩治贪官污吏、地主豪绅的好机会。于是,在张芝贵带领下到各村发动群众,开展抗挖渠斗争。东湾子一带农民的抗挖渠斗争激怒了县长乔学曾,他下令县政府的事务员带领十几名保安队士兵去东湾子镇压农民群众。事务员走后,在张芝贵带领下,农民们到扒子补隆找到郭北宸、马子诚汇报情况。郭北宸当即同他们返回东湾子,起草一份告状呈文,挨家挨户发动群众,签名画押,然后由张芝贵带上呈文连夜去五原专署民政科找骆时(中共地下党员),请他协助农民打官司。通过骆时,张芝贵和专署官员据理力争,专署行文让安北县乔学曾收回“挖战壕”的成命。同年夏,国民党杂牌军一个团长到安北县太富乡王广和圪旦村。当地豪绅设宴款待这位团长。事后,却把花的钱摊派到各农户。张芝贵等人发动群众,秘密串通,齐心协力,拒绝支付这次摊派。同年秋,张芝贵任安北县一区中共区委宣传委员、中共安北县委宣传委员和东湾子党支部书记。同年秋,安北县政府下令提高征粮任务,而各乡也乘机增加征粮数量,从中盘剥。针对这种情况,县委决定派张芝贵、张挨应等几个胆量大,能说会道的农民去县政府直接向乔学曾请愿。请愿失败后,他们就到各村活动,启发群众,抗交征粮,大多数群众顶住没交,只有一两个人交了一部分。县政府慑于群众的压力,对抗交征粮的事没敢追查。
1940年1月,张芝贵、刘忠瑞等在郭北宸带领下由磴口南过黄河到伊盟(今鄂尔多斯市)桃力民参加八路军。一年后,张芝贵返回东湾子搞地下工作。
1941年12月,中共安北县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张芝贵被敌人逮捕,为保守地下党的机密,忍受严刑吊打。敌人抓不到证据,无可奈何。张芝贵的父亲托乡长姚根凤作保,花了钱方把张芝贵救了出来。
中共地下党组织在张芝贵家中存放的革命书刊《列宁选集》《抗大学刊》《新华日报》《妇女》《政治新阶段》《论持久战》《政治经济学》《唯物史观》等,因恐落入敌人之手,被张芝贵的父亲悄悄烧焯。郭北宸的遗物:一个袜楦和一个饭碗,一直保藏在张芝贵家中。1986年旗党史办上交巴盟(今巴彦淖尔市)文物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芝贵多次寻找自己的组织关系,没有结果。直到“文化大革命”开始还不知马子诚、李石英的下落。张芝贵虽然脱离了党组织,但始终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文革”中张芝贵被“造反派”诬为“叛徒”“反革命”,全家受株连。他忍受不住折磨,于1968年5月2日晚含冤投井自尽。
1985年,旗落实政策办公室为张芝贵平反昭雪,并妥善安置了受株连的家属及其子女。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