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思根汉名李友同,蒙古族,1906年出生,内蒙古哲里木盟达尔罕王旗(今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人。民国13年(1924)毕业于沈阳蒙旗师范学校,后考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和日本陆军大学。
民国20年(1931)“九·—八”事变后回国。曾任日伪第9军管区少将参谋长,伪军事情报处情报科长等职。早年接受进步思想,具有强烈的爱国心,痛恨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民国34年(1945)参加革命,在内蒙古东部组织创建民族革命武装。同年12月,率领部队南下突泉,解救被国民党军队绑架的中共西满分局派遣到东部区开展工作的领导人胡秉权、张承钧等。解放突泉,平息叛乱,清除国民党地方军包善一势力,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帮助。民国35年(1946)1月,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成立,阿思根任内防部长领导指挥内蒙古自治军。率团到哲里木盟整编各旗县地方武装,组建东蒙自治军骑兵第2师,并将王爷庙民警总队改编为骑兵第1师。1月25日,应东北民族联军西满军区司令吕正操、政治委员李富春邀请,在郑家屯(今吉林省双辽市)就西满与东蒙军政工作互相配合问题进行协商,拟定暂行办法,称《吕阿协定》。此后,东蒙武装部队正式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东北民主联军并肩作战,反击国民党军进攻。民国35年(1946)夏,根据组建骑兵第2师经验,改编昭乌达盟(今赤峰市)骑兵第4师,纳文慕仁盟骑兵5师。6月,兴安军区与民主联军辽吉军区成立联合司令部,任联合司令部副司令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内蒙古人民自卫军副司令员、兴安军区司令员、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东蒙分会副主任等职。民国36年(1947)5月,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后,阿思根任政府委员、内蒙古人民解放军副司令员、中共内蒙古工委候补委员等职。
民国37年(1948)1月31日,因病在乌兰浩特逝世,享年42岁。
阿思根汉名李友同,蒙古族,1906年出生,内蒙古哲里木盟达尔罕王旗(今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人。民国13年(1924)毕业于沈阳蒙旗师范学校,后考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和日本陆军大学。
民国20年(1931)“九·—八”事变后回国。曾任日伪第9军管区少将参谋长,伪军事情报处情报科长等职。早年接受进步思想,具有强烈的爱国心,痛恨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民国34年(1945)参加革命,在内蒙古东部组织创建民族革命武装。同年12月,率领部队南下突泉,解救被国民党军队绑架的中共西满分局派遣到东部区开展工作的领导人胡秉权、张承钧等。解放突泉,平息叛乱,清除国民党地方军包善一势力,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帮助。民国35年(1946)1月,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成立,阿思根任内防部长领导指挥内蒙古自治军。率团到哲里木盟整编各旗县地方武装,组建东蒙自治军骑兵第2师,并将王爷庙民警总队改编为骑兵第1师。1月25日,应东北民族联军西满军区司令吕正操、政治委员李富春邀请,在郑家屯(今吉林省双辽市)就西满与东蒙军政工作互相配合问题进行协商,拟定暂行办法,称《吕阿协定》。此后,东蒙武装部队正式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与东北民主联军并肩作战,反击国民党军进攻。民国35年(1946)夏,根据组建骑兵第2师经验,改编昭乌达盟(今赤峰市)骑兵第4师,纳文慕仁盟骑兵5师。6月,兴安军区与民主联军辽吉军区成立联合司令部,任联合司令部副司令员。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内蒙古人民自卫军副司令员、兴安军区司令员、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东蒙分会副主任等职。民国36年(1947)5月,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后,阿思根任政府委员、内蒙古人民解放军副司令员、中共内蒙古工委候补委员等职。
民国37年(1948)1月31日,因病在乌兰浩特逝世,享年42岁。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