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1912—1946年),字殿英,汉族,辽宁省北镇满族自治县赵屯镇杨屯人。1912年农历正月初一出生在小商户家庭。其祖父张庆云,父张俊生与其兄弟四人经营农村小商店“四合永”。张洁有长兄及两个妹妹。7岁入本村私塾就读,14岁入沟帮子小学,17岁高小毕业考入奉天童泽中学,曾与张学良胞弟张学思同窗共读。20岁考入清华大学。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教育,思想觉悟不断提高。
“九一八”事变后家乡沦陷,人民在日寇的铁蹄下过着亡国奴的生活,激起了张洁极大义愤,他积极参加了地下党组织领导的大学生爱国救亡运动。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张洁回到家乡北镇县杨屯村,被聘为代课教员。在任教期间,既教家乡子弟文化知识,又向他们宣传爱国思想,并向乡亲们讲述“先有国后有家”的革命道理,激励人们的抗日爱国热情。
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张洁离开父母妻儿,赴北平寻找党组织,加入了抗日武装,后至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经过一段学习和工作之后,他又奔赴抗日前线,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战争。张洁在战斗中勇敢杀敌,屡建奇功,后经党组织派遣,到山西任地区副专员,作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张洁经过党组织的长期培养和革命斗争的锻炼,于194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八一五”日本侵略者投降后,中共中央立即派大批干部和军队,到东北及东蒙古地区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张洁随晋冀鲁豫军区组织的太岳支队(干部团),于11月到阜新地委机关负责理论教育工作,后又被地委派到哲里木盟(今通辽市)库伦旗一带开辟工作,曾多次在地委举办的干部训练班讲课,为培养各族干部作出了贡献。
1946年4月,张洁被派到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后旗任副旗长兼内防科科长,旗委候补委员。张洁在党的领导下,同蒙汉各族干部一道积极发动群众,清算敌伪逆产,开展减租减息运动。由于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先后占领了郑家屯、康平等地。8月下旬,科左后旗党政机关和东蒙古自治军骑兵二师十二团奉命北撤,全体人员分三路撤出。张洁率领旗公安局、公安队及政府机关少数人员最后撤离。在撤退途中,以公安局长布林代来(伪满努图克达)为首的混入公安队伍的一伙阴谋分子,经多次密谋,制定了杀害张洁,把队伍拉到国民党包善一那里去的叛乱计划,并约定了动手杀人的具体暗号。当北撤的队伍行至距阿林艾里西北10华里处的浩沁黑特大甸子时,叛军突然夺下了张洁和通讯员安居业的枪,并将张洁乱枪打死,年仅35岁的共产党员、副旗长张洁,为了蒙汉人民的解放事业,将一腔热血洒在科尔沁大地上。
1948年8月,科尔沁左翼后旗人民政府在吉尔嘎朗镇修建了革命烈士纪念碑,张洁等烈士的英名镌刻在纪念碑上,烈士的业绩永远铭记在科尔沁草原各族人民的心中。
张洁(1912—1946年),字殿英,汉族,辽宁省北镇满族自治县赵屯镇杨屯人。1912年农历正月初一出生在小商户家庭。其祖父张庆云,父张俊生与其兄弟四人经营农村小商店“四合永”。张洁有长兄及两个妹妹。7岁入本村私塾就读,14岁入沟帮子小学,17岁高小毕业考入奉天童泽中学,曾与张学良胞弟张学思同窗共读。20岁考入清华大学。在清华大学读书期间,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教育,思想觉悟不断提高。
“九一八”事变后家乡沦陷,人民在日寇的铁蹄下过着亡国奴的生活,激起了张洁极大义愤,他积极参加了地下党组织领导的大学生爱国救亡运动。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张洁回到家乡北镇县杨屯村,被聘为代课教员。在任教期间,既教家乡子弟文化知识,又向他们宣传爱国思想,并向乡亲们讲述“先有国后有家”的革命道理,激励人们的抗日爱国热情。
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张洁离开父母妻儿,赴北平寻找党组织,加入了抗日武装,后至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经过一段学习和工作之后,他又奔赴抗日前线,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战争。张洁在战斗中勇敢杀敌,屡建奇功,后经党组织派遣,到山西任地区副专员,作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张洁经过党组织的长期培养和革命斗争的锻炼,于194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八一五”日本侵略者投降后,中共中央立即派大批干部和军队,到东北及东蒙古地区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张洁随晋冀鲁豫军区组织的太岳支队(干部团),于11月到阜新地委机关负责理论教育工作,后又被地委派到哲里木盟(今通辽市)库伦旗一带开辟工作,曾多次在地委举办的干部训练班讲课,为培养各族干部作出了贡献。
1946年4月,张洁被派到哲里木盟科尔沁左翼后旗任副旗长兼内防科科长,旗委候补委员。张洁在党的领导下,同蒙汉各族干部一道积极发动群众,清算敌伪逆产,开展减租减息运动。由于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先后占领了郑家屯、康平等地。8月下旬,科左后旗党政机关和东蒙古自治军骑兵二师十二团奉命北撤,全体人员分三路撤出。张洁率领旗公安局、公安队及政府机关少数人员最后撤离。在撤退途中,以公安局长布林代来(伪满努图克达)为首的混入公安队伍的一伙阴谋分子,经多次密谋,制定了杀害张洁,把队伍拉到国民党包善一那里去的叛乱计划,并约定了动手杀人的具体暗号。当北撤的队伍行至距阿林艾里西北10华里处的浩沁黑特大甸子时,叛军突然夺下了张洁和通讯员安居业的枪,并将张洁乱枪打死,年仅35岁的共产党员、副旗长张洁,为了蒙汉人民的解放事业,将一腔热血洒在科尔沁大地上。
1948年8月,科尔沁左翼后旗人民政府在吉尔嘎朗镇修建了革命烈士纪念碑,张洁等烈士的英名镌刻在纪念碑上,烈士的业绩永远铭记在科尔沁草原各族人民的心中。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