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柱,蒙古族,1911年,出生于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今辽宁省北票市)黑城子。1919年,他随父移居通辽市奈曼旗。
宝石柱自幼喜爱作画、剪窗花等民间艺术。他16岁拜师学习画佛塑佛技艺。20岁开始画匠生涯,以作画为生,主要在寺庙作画塑像。以大沁庙为主,走遍奈曼旗、库伦旗的朝吉庙、双山子庙、波日和硕庙等地及奈曼旗王府。1931—1945年,他先后塑造各类佛像数百尊,绘制各类佛像、壁画、王爷肖像上千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的艺术事业又获新生,经常为乡亲们画年画、扎彩灯、剪窗花。
1952年,人民政府安排他到奈曼旗文化馆工作,专门从事艺术创作。他经常深入农村牧区和工矿企业,创作《送公粮》《接羊羔》《打狼》《安氏舞》等近百件美术作品,其中在各类报刊刊登的有50多幅。为了配合形势教育,还创作《美帝国主义侵略史》《范国贵翻身忘本记》《王富家史》《麦新村史》等连环画,在哲里木盟(今通辽市)各地巡回展出。1958年,他被评选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模范文化工作者。1959年,出席内蒙古宣传文教战线群英会。
“文化大革命”期间,宝石柱仿制大型泥塑《收租院》。
1978年以后,宝石柱根据多年积累的民族民间图案素材创作140余幅精美的艺术图案,被专家称为国内外罕见的民间艺术珍宝。其中部分作品被《民族画报》《内蒙古画报》选载。1980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主动承担内蒙古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奈曼旗王府的修复绘画工作。1981年以后,他创作国画《小铁厂》《考古》和木刻《回府》《灯会》《佛舞图》等。
1982年,宝石柱以著名蒙古族民间艺术家的身份被中国美术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1989年,宝石柱因病逝世,享年78岁。
宝石柱,蒙古族,1911年,出生于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今辽宁省北票市)黑城子。1919年,他随父移居通辽市奈曼旗。
宝石柱自幼喜爱作画、剪窗花等民间艺术。他16岁拜师学习画佛塑佛技艺。20岁开始画匠生涯,以作画为生,主要在寺庙作画塑像。以大沁庙为主,走遍奈曼旗、库伦旗的朝吉庙、双山子庙、波日和硕庙等地及奈曼旗王府。1931—1945年,他先后塑造各类佛像数百尊,绘制各类佛像、壁画、王爷肖像上千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的艺术事业又获新生,经常为乡亲们画年画、扎彩灯、剪窗花。
1952年,人民政府安排他到奈曼旗文化馆工作,专门从事艺术创作。他经常深入农村牧区和工矿企业,创作《送公粮》《接羊羔》《打狼》《安氏舞》等近百件美术作品,其中在各类报刊刊登的有50多幅。为了配合形势教育,还创作《美帝国主义侵略史》《范国贵翻身忘本记》《王富家史》《麦新村史》等连环画,在哲里木盟(今通辽市)各地巡回展出。1958年,他被评选为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模范文化工作者。1959年,出席内蒙古宣传文教战线群英会。
“文化大革命”期间,宝石柱仿制大型泥塑《收租院》。
1978年以后,宝石柱根据多年积累的民族民间图案素材创作140余幅精美的艺术图案,被专家称为国内外罕见的民间艺术珍宝。其中部分作品被《民族画报》《内蒙古画报》选载。1980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主动承担内蒙古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奈曼旗王府的修复绘画工作。1981年以后,他创作国画《小铁厂》《考古》和木刻《回府》《灯会》《佛舞图》等。
1982年,宝石柱以著名蒙古族民间艺术家的身份被中国美术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1989年,宝石柱因病逝世,享年78岁。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