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玉衡(1898—1965年),名瑞玑,号玉衡,曾化各国尔家、郭尔佳。男,满族,祖先为叶赫部瓜尔加氏,正黄旗宁古塔城(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人。
民国14年(1925年)秋,任奉军第十军营长。民国15年(1926年)秋,任张作霖帅府驻京军务处处长。
民国20年(1931年),任东北兴安屯垦公署军务处长兼第三团团长。是年
民国21年(1932年)6月,关玉衡改名郭尔佳。到内蒙古建立开鲁后援会和义勇军,以委员身份指挥1500人的右路军。8月中旬,与辽北蒙边宣抚专员率部攻打通辽,毙敌80余人。9月,又率部与蒙旗支队夜袭辽源。民国22年(1933年)1月,关玉衡辞去总指挥职务。
民国25年(1936年),关玉衡赴西安任东北军少将炮兵师长兼陕西省横山县县长。“西安事变”爆发后,他积极操练保安队、民团,组织抗日武装,组建横山抗日后援会,任会长。
对关玉衡爱国抗日行动,党中央领导同志给予高度评价。民国33年(1944年),周恩来副主席称关玉衡为“爱国军官”、“爱国民主人士”。民国37年(1948年)冬,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管会的帮助下,关玉衡回到哈尔滨。1953年,到宁安县博物馆工作,先后被选为宁安县政协委员、黑龙江省政协委员、省人大代表。
1965年,关玉衡病逝,享年67岁。
关玉衡(1898—1965年),名瑞玑,号玉衡,曾化各国尔家、郭尔佳。男,满族,祖先为叶赫部瓜尔加氏,正黄旗宁古塔城(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人。
民国14年(1925年)秋,任奉军第十军营长。民国15年(1926年)秋,任张作霖帅府驻京军务处处长。
民国20年(1931年),任东北兴安屯垦公署军务处长兼第三团团长。是年
民国21年(1932年)6月,关玉衡改名郭尔佳。到内蒙古建立开鲁后援会和义勇军,以委员身份指挥1500人的右路军。8月中旬,与辽北蒙边宣抚专员率部攻打通辽,毙敌80余人。9月,又率部与蒙旗支队夜袭辽源。民国22年(1933年)1月,关玉衡辞去总指挥职务。
民国25年(1936年),关玉衡赴西安任东北军少将炮兵师长兼陕西省横山县县长。“西安事变”爆发后,他积极操练保安队、民团,组织抗日武装,组建横山抗日后援会,任会长。
对关玉衡爱国抗日行动,党中央领导同志给予高度评价。民国33年(1944年),周恩来副主席称关玉衡为“爱国军官”、“爱国民主人士”。民国37年(1948年)冬,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管会的帮助下,关玉衡回到哈尔滨。1953年,到宁安县博物馆工作,先后被选为宁安县政协委员、黑龙江省政协委员、省人大代表。
1965年,关玉衡病逝,享年67岁。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