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力贡达来,藏名希日布扎木苏,男,蒙古族,乌拉特中旗人,18世纪蒙古族翻译家、语言文字学家,人们尊称为乌拉特“格希毕力根达来”。格希,喇嘛教学术学位;毕力根达来,意为知识、智慧的海洋。
毕力贡达来青年时代就精通汉、藏、蒙古文,因而被聘请为北京藏文学校教师,成为松静寺的首席方丈。他先后领受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旨意,被聘参与《甘珠尔》《丹珠尔》等经文巨著的翻译。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康熙皇帝为重新翻印蒙古文版《甘珠尔》,召集察哈尔的格西喇嘛干朱尔布·罗布僧楚勒德木、乌拉特的毕力贡达来、苏尼特的沙日、阿巴嘎的达木楚克、青天门的首席侍从格西等人,对原版《甘珠尔》重新审译为108卷,康熙五十九年(1720)在北京再版重印。
毕力贡达来的译著和语言学方面的译作还有古代印度故事、神话、文艺作品、医学、哲学、宗教、史类。
清乾隆元年(1736),乾隆继位后,组织人员翻译225卷的《丹珠尔》。为翻译此巨著,毕力贡达来等人编写《智慧之鉴》词典,于乾隆七年(1742)在北京出版。乾隆八年(1743),毕力贡达来又翻译并编写藏蒙词典《利事动堂》,在北京出版。从乾隆七年至乾隆十四年(1742—1749),他参与完成了《丹珠尔》的翻译工作。
毕力贡达来,藏名希日布扎木苏,男,蒙古族,乌拉特中旗人,18世纪蒙古族翻译家、语言文字学家,人们尊称为乌拉特“格希毕力根达来”。格希,喇嘛教学术学位;毕力根达来,意为知识、智慧的海洋。
毕力贡达来青年时代就精通汉、藏、蒙古文,因而被聘请为北京藏文学校教师,成为松静寺的首席方丈。他先后领受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旨意,被聘参与《甘珠尔》《丹珠尔》等经文巨著的翻译。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康熙皇帝为重新翻印蒙古文版《甘珠尔》,召集察哈尔的格西喇嘛干朱尔布·罗布僧楚勒德木、乌拉特的毕力贡达来、苏尼特的沙日、阿巴嘎的达木楚克、青天门的首席侍从格西等人,对原版《甘珠尔》重新审译为108卷,康熙五十九年(1720)在北京再版重印。
毕力贡达来的译著和语言学方面的译作还有古代印度故事、神话、文艺作品、医学、哲学、宗教、史类。
清乾隆元年(1736),乾隆继位后,组织人员翻译225卷的《丹珠尔》。为翻译此巨著,毕力贡达来等人编写《智慧之鉴》词典,于乾隆七年(1742)在北京出版。乾隆八年(1743),毕力贡达来又翻译并编写藏蒙词典《利事动堂》,在北京出版。从乾隆七年至乾隆十四年(1742—1749),他参与完成了《丹珠尔》的翻译工作。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