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央嘉措(1683—1746年),男,藏族,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生于藏南地区。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五世达赖圆寂。五世达赖曾嘱咐其弟子藏王迭色尔德桑结嘉措,若他死时布达拉宫未修好,则秘不发丧,直待宫殿修成,因此直到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仓央嘉措(14岁)才被第巴桑结嘉措(藏王)选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是年九月,自藏南迎至拉萨,剃发受戒,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10月,在布达拉宫举行坐床典礼,成为黄教领袖。
仓央嘉措担任六世达赖喇嘛之时,正处西藏风云变幻之际,因西藏内部冲突,五世达赖转世灵童的真伪受到怀疑,仓央嘉措的选定者第巴桑结嘉措也被杀;拉藏汗将仓央嘉措押往北京。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仓央嘉措在押送北京途中从青海贡嘎诺尔逃脱。此后周游印度、尼泊尔、康、西藏、甘肃、青海、蒙古等地。
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仓央嘉措(33岁)由青海来到阿拉善旗厢根达来巴格班子尔札布台吉家,收其子阿旺伦珠达吉为徒,并结识阿拉善第二任旗王阿宝,与其结成施主关系。仓央嘉措定居阿拉善以后,广收僧徒,建筑寺庙,弘扬佛法,实为阿拉善佛教文化的先驱。
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63岁的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在阿拉善沙漠中的承庆寺(门吉楞)附近圆寂,其徒弟阿旺伦珠达吉按照师父遗愿,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在贺兰山西麓修建广宗寺,将仓央嘉措的肉身安放在寺中的渡金塔内供奉,尊为广宗寺的第一代格根,名德顶格根(即上格根)。
仓央嘉措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被称为“仓央嘉措情歌”,在西藏广为流传,影响深远,是藏族文学中的瑰宝。
仓央嘉措(1683—1746年),男,藏族,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生于藏南地区。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五世达赖圆寂。五世达赖曾嘱咐其弟子藏王迭色尔德桑结嘉措,若他死时布达拉宫未修好,则秘不发丧,直待宫殿修成,因此直到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仓央嘉措(14岁)才被第巴桑结嘉措(藏王)选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是年九月,自藏南迎至拉萨,剃发受戒,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10月,在布达拉宫举行坐床典礼,成为黄教领袖。
仓央嘉措担任六世达赖喇嘛之时,正处西藏风云变幻之际,因西藏内部冲突,五世达赖转世灵童的真伪受到怀疑,仓央嘉措的选定者第巴桑结嘉措也被杀;拉藏汗将仓央嘉措押往北京。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仓央嘉措在押送北京途中从青海贡嘎诺尔逃脱。此后周游印度、尼泊尔、康、西藏、甘肃、青海、蒙古等地。
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仓央嘉措(33岁)由青海来到阿拉善旗厢根达来巴格班子尔札布台吉家,收其子阿旺伦珠达吉为徒,并结识阿拉善第二任旗王阿宝,与其结成施主关系。仓央嘉措定居阿拉善以后,广收僧徒,建筑寺庙,弘扬佛法,实为阿拉善佛教文化的先驱。
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63岁的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在阿拉善沙漠中的承庆寺(门吉楞)附近圆寂,其徒弟阿旺伦珠达吉按照师父遗愿,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在贺兰山西麓修建广宗寺,将仓央嘉措的肉身安放在寺中的渡金塔内供奉,尊为广宗寺的第一代格根,名德顶格根(即上格根)。
仓央嘉措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被称为“仓央嘉措情歌”,在西藏广为流传,影响深远,是藏族文学中的瑰宝。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