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旺丹德尔(1758—1840年),男,蒙古族,是一位著名的蒙藏文大语法家和先驱。1758年出生于阿拉善旗巴彦诺日公巴格的一牧民家庭。7岁出家为僧,20岁赴藏学习佛经,攻读24载,精通蒙藏文,洞悉五明(声明:语言、文字;工巧明:工艺、技术、历算;医方明;因明:思辨规则之学;内明:专以阐明佛教自宗之学),擅长宗教哲学,在拉萨获得经学院最高学位“拉隆巴”(博士),为阿拉善旗第一个拉隆巴。清嘉庆五年(1800年),返回阿拉善旗,在巴彦高勒建立北寺。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清廷赐“福因寺”匾额。阿旺丹德尔一生用蒙藏两种文字著有40余部著作。清道光八年(1828年),编写的《详解蒙文文法通讲》(贺楞其木格),是蒙古语文法初学课本,为蒙文文学沿革学研究提供了原始资料;《智者语饰——藏文字词概述》受到蒙藏语法研究界的高度称赞;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发表哲学著作《人道喜宴》;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编写了藏蒙大词典《浩月辉映词典》及《千日光明词典》并由北京松竹寺出版。由塔尔寺印经院木刻出版的《阿旺丹德尔全集》收录其哲学著作14篇、文学著作13篇、语义学著作9篇。1840年,阿旺丹德尔逝世,享年82岁。
阿旺丹德尔一生是为蒙藏民族文化事业发展奋斗的一生。苏联学者叶·符拉基米尔佐夫和蒙古国大文学家、学者策达木丁苏荣等都曾有过极高的评价。阿旺丹德尔拉隆巴是一位高于全印度和西藏任何一名班第达的学者,是一位语言研究家、文学理论家、杰出的大诗人、辞学家、翻译家、宗教哲学家。策达木丁苏荣还专著题为《阿拉善阿旺丹德尔拉隆巴》学术论文,全面地评价了阿旺丹德尔。
阿旺丹德尔(1758—1840年),男,蒙古族,是一位著名的蒙藏文大语法家和先驱。1758年出生于阿拉善旗巴彦诺日公巴格的一牧民家庭。7岁出家为僧,20岁赴藏学习佛经,攻读24载,精通蒙藏文,洞悉五明(声明:语言、文字;工巧明:工艺、技术、历算;医方明;因明:思辨规则之学;内明:专以阐明佛教自宗之学),擅长宗教哲学,在拉萨获得经学院最高学位“拉隆巴”(博士),为阿拉善旗第一个拉隆巴。清嘉庆五年(1800年),返回阿拉善旗,在巴彦高勒建立北寺。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清廷赐“福因寺”匾额。阿旺丹德尔一生用蒙藏两种文字著有40余部著作。清道光八年(1828年),编写的《详解蒙文文法通讲》(贺楞其木格),是蒙古语文法初学课本,为蒙文文学沿革学研究提供了原始资料;《智者语饰——藏文字词概述》受到蒙藏语法研究界的高度称赞;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发表哲学著作《人道喜宴》;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编写了藏蒙大词典《浩月辉映词典》及《千日光明词典》并由北京松竹寺出版。由塔尔寺印经院木刻出版的《阿旺丹德尔全集》收录其哲学著作14篇、文学著作13篇、语义学著作9篇。1840年,阿旺丹德尔逝世,享年82岁。
阿旺丹德尔一生是为蒙藏民族文化事业发展奋斗的一生。苏联学者叶·符拉基米尔佐夫和蒙古国大文学家、学者策达木丁苏荣等都曾有过极高的评价。阿旺丹德尔拉隆巴是一位高于全印度和西藏任何一名班第达的学者,是一位语言研究家、文学理论家、杰出的大诗人、辞学家、翻译家、宗教哲学家。策达木丁苏荣还专著题为《阿拉善阿旺丹德尔拉隆巴》学术论文,全面地评价了阿旺丹德尔。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