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松年,男,又名多寿,蒙古族,
1905
年出生于归绥
(
今呼和浩特
)
市北郊麻花板村一个贫苦蒙古族农民家庭。
1918
年春,在亲友资助下进入石王庙蒙文小学读书,后转入土默特高等小学。在一位思想进步的国语老师的启发下,他了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蹂躏的惨痛现状,受到了爱国主义思想的启迪,开始关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
1919
年五四运动的浪潮传播到归绥市,他积极投身于当地的反帝爱国运动。
1921
年秋,参与组织学生砸日资电灯公司。
1923
年
5
月,参加抵制日货的反帝爱国斗争。
1923
年秋,多松年与乌兰夫、李裕智、奎壁、吉雅泰等一批蒙古族青年考入北京蒙藏学校学习。中共北方区委和李大钊对这批蒙古族青年极为重视和关心,先后派邓中夏、赵世炎等同志到蒙藏学校开展革命活动。多松年很快接受了革命思想,他学习《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著作,阅读《新青年》《向导》《政治生活》等革命刊物,决心做一名无产阶级和民族解放的先锋战士。
1924
年初,多松年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担任蒙藏学校团支部书记,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4
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在少数民族中的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多松年担任党支部书记。在蒙藏学校期间,他积极参加中共北方区委领导的革命活动,担任北京西城区党的宣传员。
1924
年
11
月,中国共产党发起欢迎孙中山北上召开国民会议运动,多松年积极开展宣传鼓动工作,及时将党的刊物、传单、标语转送到各联络点,把传单、标语散发到群众手中,张贴在大街小巷。
1925
年
3
月,在孙中山先生倡导召开的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多松年机警地躲开巡查的军警,把
“
支持国民会议
”“
反对善后会议
”“
打倒军阀
”“
打倒卖国贼
”“
打倒帝国主义
”
等标语张贴在街头巷尾。
1925
年
4
月,多松年与乌兰夫、奎璧等创办了内蒙古的第一个革命刊物《蒙古农民》。为办好刊物,多松年深入到蒙古族聚居的察哈尔、绥远一带进行社会调查。《蒙古农民》以其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文风泼辣、通俗易懂,在热河、察哈尔、绥远的蒙古族群众中受到广泛欢迎,宜传了党的革命思想。
1925
年
10
月,多松年、乌兰夫等
5
人受中共北方区委选派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26
年秋多松年回国,担任中共察哈尔特别区工委书记,发动组织农村、牧区群众开展革命斗争。一年中,中共察哈尔特别区工委在农村、牧区建立了
82
个村农会、
4
个区农会及
1
个县农会,使察绥地区的革命斗争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
1927
年
4
月,中共
“
五大
”
在武汉召开,多松年作为中共热、察、绥特别区代表之一参加了大会,并出席国民党中央土地委员会扩大会议。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右派和反动军阀疯狂捕杀共产党人。张家口党的地下组织被破坏,许多同志被捕入狱,反动当局贴出悬赏缉捕
“
大共产党多松年”的布告。面对险恶的形势,他毫不畏惧。他不顾亲人的挽留和战友的劝告,返回了张家口。当他回到党的地下机关销毁文件时被捕。敌人许以高官厚禄,妄图诱使多松年叛变投降,失败后又对多松年施以酷刑,皮鞭抽、棍棒打、铁条烙,在严刑逼供面前,多松年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1927
年
8
月中旬,反动军阀残忍地杀害了多松年同志,牺牲时年仅
22
岁。
多松年,男,又名多寿,蒙古族,
1905
年出生于归绥
(
今呼和浩特
)
市北郊麻花板村一个贫苦蒙古族农民家庭。
1918
年春,在亲友资助下进入石王庙蒙文小学读书,后转入土默特高等小学。在一位思想进步的国语老师的启发下,他了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蹂躏的惨痛现状,受到了爱国主义思想的启迪,开始关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
1919
年五四运动的浪潮传播到归绥市,他积极投身于当地的反帝爱国运动。
1921
年秋,参与组织学生砸日资电灯公司。
1923
年
5
月,参加抵制日货的反帝爱国斗争。
1923
年秋,多松年与乌兰夫、李裕智、奎壁、吉雅泰等一批蒙古族青年考入北京蒙藏学校学习。中共北方区委和李大钊对这批蒙古族青年极为重视和关心,先后派邓中夏、赵世炎等同志到蒙藏学校开展革命活动。多松年很快接受了革命思想,他学习《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著作,阅读《新青年》《向导》《政治生活》等革命刊物,决心做一名无产阶级和民族解放的先锋战士。
1924
年初,多松年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担任蒙藏学校团支部书记,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4
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在少数民族中的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多松年担任党支部书记。在蒙藏学校期间,他积极参加中共北方区委领导的革命活动,担任北京西城区党的宣传员。
1924
年
11
月,中国共产党发起欢迎孙中山北上召开国民会议运动,多松年积极开展宣传鼓动工作,及时将党的刊物、传单、标语转送到各联络点,把传单、标语散发到群众手中,张贴在大街小巷。
1925
年
3
月,在孙中山先生倡导召开的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多松年机警地躲开巡查的军警,把
“
支持国民会议
”“
反对善后会议
”“
打倒军阀
”“
打倒卖国贼
”“
打倒帝国主义
”
等标语张贴在街头巷尾。
1925
年
4
月,多松年与乌兰夫、奎璧等创办了内蒙古的第一个革命刊物《蒙古农民》。为办好刊物,多松年深入到蒙古族聚居的察哈尔、绥远一带进行社会调查。《蒙古农民》以其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文风泼辣、通俗易懂,在热河、察哈尔、绥远的蒙古族群众中受到广泛欢迎,宜传了党的革命思想。
1925
年
10
月,多松年、乌兰夫等
5
人受中共北方区委选派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26
年秋多松年回国,担任中共察哈尔特别区工委书记,发动组织农村、牧区群众开展革命斗争。一年中,中共察哈尔特别区工委在农村、牧区建立了
82
个村农会、
4
个区农会及
1
个县农会,使察绥地区的革命斗争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
1927
年
4
月,中共
“
五大
”
在武汉召开,多松年作为中共热、察、绥特别区代表之一参加了大会,并出席国民党中央土地委员会扩大会议。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右派和反动军阀疯狂捕杀共产党人。张家口党的地下组织被破坏,许多同志被捕入狱,反动当局贴出悬赏缉捕
“
大共产党多松年”的布告。面对险恶的形势,他毫不畏惧。他不顾亲人的挽留和战友的劝告,返回了张家口。当他回到党的地下机关销毁文件时被捕。敌人许以高官厚禄,妄图诱使多松年叛变投降,失败后又对多松年施以酷刑,皮鞭抽、棍棒打、铁条烙,在严刑逼供面前,多松年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1927
年
8
月中旬,反动军阀残忍地杀害了多松年同志,牺牲时年仅
22
岁。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