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8
—
1940.2
)
冯治纲,男,
1908
年生于吉林省公主岭。
1909
年,全家来到汤原县太平川耿贵屯居住。冯治纲青少年时代,先后在太平川和汤原镇读书。毕业后因成绩优秀,被汤原县司法科录用,做审案记录工作。九一八事变后,失业回家务农。后到格金河,冯治纲出于爱国热情组织了
“
文武
”
抗日队,从此走上革命道路。
1933
年,冯治纲得到中共党员的帮助,了解到共产党建立的游击队是真正抗日的队伍。便把
“
文武
”
抗日队重新命名为
“
文武队
”
,冯治纲任队长。这支队伍在党的亲切关怀下,扎根在工农群众中,配合汤原游击队,驰名于汤原抗日根据地。
1936
年
1
月,汤原游击队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冯治纲任参谋长。
1
月
24
日,他参加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赵尚志、四军军长李延禄、六军军长夏云杰、六军政治部代主任李兆麟及下江义勇军领导人在浩良河联合召开的东北反日联合军军政扩大会议,冯治纲在会上作书记工作,记录并整理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东北抗日联合军军政扩大联席会议决议》等文件。
1936
年
3
月,他与夏云杰共同领导六军
3
个团,通过地下党的抗日救国会员做内应,袭击了鹤岗煤矿警察队并两次伏击了从佳木斯开往鹤岗的军用火车。冯治纲率领六军部队运用游击战术与日本关东军伪军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在斗争中政治觉悟不断提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8
年
5
月,冯治纲与李兆麟在萝北县老等山召开了六军部分团以上干部会议,共同分析了下江抗日斗争形势,统一了认识,做出分批西征的决定。首批西征部队由六军一师六团、六军二师十一团、二师教导队组成。军事指挥由冯治纲负责,陈雷为首批西征部队的临时党委书记、政治负责人。
1938
年
12
月,冯治刚向李兆麟提出了在讷嫩地区创建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建议。不久,中共北满省委派方泳玉、尹子奎、耿殿君、王恩荣等地方工作人员配合部队开辟、创建讷河、嫩江、德都等县抗日游击根据地。
1939
年
5
月,冯治纲为了打开讷嫩地区抗日斗争的新局面,组织攻克讷河的战斗。从
1939
年
6
月至
12
月,抗联西征部队巧妙地运用了游击战术,适当及时地离合聚散,奔走纵横数里的草原上,开辟了广大的游击区,与日伪军交战
75
次之多,日本关东军宪兵司令部不得不承认
“
最活跃的是冯治纲部队
”
。
1939
年末,抗联第
3
路军总指挥部根据北满省委的决定,组成西北远征军指挥部,任命冯治纲为指挥。
1940
年
2
月
4
日晚,冯治纲率领部队来到阿荣旗三岔河任家窝棚执行任务时,与敌人遭遇,激战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年仅
32
岁。
(
1908
—
1940.2
)
冯治纲,男,
1908
年生于吉林省公主岭。
1909
年,全家来到汤原县太平川耿贵屯居住。冯治纲青少年时代,先后在太平川和汤原镇读书。毕业后因成绩优秀,被汤原县司法科录用,做审案记录工作。九一八事变后,失业回家务农。后到格金河,冯治纲出于爱国热情组织了
“
文武
”
抗日队,从此走上革命道路。
1933
年,冯治纲得到中共党员的帮助,了解到共产党建立的游击队是真正抗日的队伍。便把
“
文武
”
抗日队重新命名为
“
文武队
”
,冯治纲任队长。这支队伍在党的亲切关怀下,扎根在工农群众中,配合汤原游击队,驰名于汤原抗日根据地。
1936
年
1
月,汤原游击队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六军,冯治纲任参谋长。
1
月
24
日,他参加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赵尚志、四军军长李延禄、六军军长夏云杰、六军政治部代主任李兆麟及下江义勇军领导人在浩良河联合召开的东北反日联合军军政扩大会议,冯治纲在会上作书记工作,记录并整理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东北抗日联合军军政扩大联席会议决议》等文件。
1936
年
3
月,他与夏云杰共同领导六军
3
个团,通过地下党的抗日救国会员做内应,袭击了鹤岗煤矿警察队并两次伏击了从佳木斯开往鹤岗的军用火车。冯治纲率领六军部队运用游击战术与日本关东军伪军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在斗争中政治觉悟不断提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8
年
5
月,冯治纲与李兆麟在萝北县老等山召开了六军部分团以上干部会议,共同分析了下江抗日斗争形势,统一了认识,做出分批西征的决定。首批西征部队由六军一师六团、六军二师十一团、二师教导队组成。军事指挥由冯治纲负责,陈雷为首批西征部队的临时党委书记、政治负责人。
1938
年
12
月,冯治刚向李兆麟提出了在讷嫩地区创建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建议。不久,中共北满省委派方泳玉、尹子奎、耿殿君、王恩荣等地方工作人员配合部队开辟、创建讷河、嫩江、德都等县抗日游击根据地。
1939
年
5
月,冯治纲为了打开讷嫩地区抗日斗争的新局面,组织攻克讷河的战斗。从
1939
年
6
月至
12
月,抗联西征部队巧妙地运用了游击战术,适当及时地离合聚散,奔走纵横数里的草原上,开辟了广大的游击区,与日伪军交战
75
次之多,日本关东军宪兵司令部不得不承认
“
最活跃的是冯治纲部队
”
。
1939
年末,抗联第
3
路军总指挥部根据北满省委的决定,组成西北远征军指挥部,任命冯治纲为指挥。
1940
年
2
月
4
日晚,冯治纲率领部队来到阿荣旗三岔河任家窝棚执行任务时,与敌人遭遇,激战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年仅
32
岁。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