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1945.8)
宁德青,名秉彝,字德青,曾化名叶茂,男,
1910
年出生在山西省稷山县第三区西堰村一户富裕农民家庭。少年时先后在西堰村乡村小学、三区翟店镇县立第二高级小学读书。
1929
年,在山西省太原市进山高级中学就读时,受国文教师、中共党员宋振寰
(
即宋日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上海市副市长
)
的影响,开始接受进步思想。
1931
年,考入北平师范大学教育系。
1935
年毕业后回到原籍,在太原成成中学任教。在校长、共产党员刘墉如的引导下,积极参加了校内各种形式的抗日救亡活动。
1937
年
8
月,经刘墉如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7
年
9
、
10
月间,根据中共北方局的指示,宁德青积极协助刘墉如,将成成中学全校师生组织为师生游击队,后改编为战总会四支队,宁德青担任政治处主任。
1938
年
8
月间,为了实现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战略部署,四支队随八路军大青山支队挺进大青山,建立敌后抗日游击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
1939
年
5
月,宁德青奉中共绥远省委命令,潜入伪蒙古联盟自治政府所在地归绥市,以伪厚和
(
现呼和浩特市
)
市教育局督学为掩护,担任中共归绥市工委书记。他与刘洪雄、彭光华等同志秘密组织、发动群众进行抗日工作。向群众宣传我党制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发动各阶层人士和广大群众,有钱出钱,有枪出枪,不分政党,不分阶级,团结抗日,一致对外。他们的行为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归绥市的爱国群众在他们的教育影响下,利用一切可行的办法支援抗日斗争。
1939
年春,他与刘洪雄、彭光华等人又秘密组织了
“
绥蒙各界抗日救国会
”
,并以当时设在归绥市财神庙的伪蒙疆道教会作为救国的秘密活动基地。他们组织会员积极活动,秘密串联,在各界进步人士中发展组织,并且巧妙地为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筹集经费,打破封锁,购买物资,甚至打入伪军内部做军运工作,争取伪军反正。
1940
年初,宁德青根据我党的指示和安排,先后选送了一大批进步青年赴延安学习。
1940
年
7
月,宁德青返回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担任了绥察独立第二支队参谋长。
1941
年,又调任绥蒙区党委社会部部长。
1942
年初,大青山地区成立情报委员会,宁德青任委员兼政治情报科长。同年
8
月,在日军对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大
“
扫荡
”
中,宁德青随绥察行署和大青山骑兵支队主力突围撤回雁北偏关县,
10
月任中共中央晋绥调查局大青山情报处处长。当时大青山情报处对外称塞北军分区司令部联络处,专门作绥蒙敌占区的情报派遣工作。晋绥整风后他又任塞北地区贸易局局长。
1945
年
8
月中旬,宁德青因长期为革命奔波劳累过渡,患伤寒病逝于山西省偏关县,时年
35
岁。
(1910—1945.8)
宁德青,名秉彝,字德青,曾化名叶茂,男,
1910
年出生在山西省稷山县第三区西堰村一户富裕农民家庭。少年时先后在西堰村乡村小学、三区翟店镇县立第二高级小学读书。
1929
年,在山西省太原市进山高级中学就读时,受国文教师、中共党员宋振寰
(
即宋日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上海市副市长
)
的影响,开始接受进步思想。
1931
年,考入北平师范大学教育系。
1935
年毕业后回到原籍,在太原成成中学任教。在校长、共产党员刘墉如的引导下,积极参加了校内各种形式的抗日救亡活动。
1937
年
8
月,经刘墉如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7
年
9
、
10
月间,根据中共北方局的指示,宁德青积极协助刘墉如,将成成中学全校师生组织为师生游击队,后改编为战总会四支队,宁德青担任政治处主任。
1938
年
8
月间,为了实现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战略部署,四支队随八路军大青山支队挺进大青山,建立敌后抗日游击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
1939
年
5
月,宁德青奉中共绥远省委命令,潜入伪蒙古联盟自治政府所在地归绥市,以伪厚和
(
现呼和浩特市
)
市教育局督学为掩护,担任中共归绥市工委书记。他与刘洪雄、彭光华等同志秘密组织、发动群众进行抗日工作。向群众宣传我党制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发动各阶层人士和广大群众,有钱出钱,有枪出枪,不分政党,不分阶级,团结抗日,一致对外。他们的行为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归绥市的爱国群众在他们的教育影响下,利用一切可行的办法支援抗日斗争。
1939
年春,他与刘洪雄、彭光华等人又秘密组织了
“
绥蒙各界抗日救国会
”
,并以当时设在归绥市财神庙的伪蒙疆道教会作为救国的秘密活动基地。他们组织会员积极活动,秘密串联,在各界进步人士中发展组织,并且巧妙地为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筹集经费,打破封锁,购买物资,甚至打入伪军内部做军运工作,争取伪军反正。
1940
年初,宁德青根据我党的指示和安排,先后选送了一大批进步青年赴延安学习。
1940
年
7
月,宁德青返回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担任了绥察独立第二支队参谋长。
1941
年,又调任绥蒙区党委社会部部长。
1942
年初,大青山地区成立情报委员会,宁德青任委员兼政治情报科长。同年
8
月,在日军对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大
“
扫荡
”
中,宁德青随绥察行署和大青山骑兵支队主力突围撤回雁北偏关县,
10
月任中共中央晋绥调查局大青山情报处处长。当时大青山情报处对外称塞北军分区司令部联络处,专门作绥蒙敌占区的情报派遣工作。晋绥整风后他又任塞北地区贸易局局长。
1945
年
8
月中旬,宁德青因长期为革命奔波劳累过渡,患伤寒病逝于山西省偏关县,时年
35
岁。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