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 — 1948.10)
王治华,男,原名王恒茂, 1919 年出生于河北省涞水县白涧区龙门村。 1937 年 7 月 7 日,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中国人民开始了全面抗战的民族解放战争。 1938 年 3 月,八路军邓华支队挺进平西,建立了平西抗日根据地。王治华的家乡就在此时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当时,年仅 19 岁的王治华接触了革命思想,开始了跟着共产党闹革命的生涯,不久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王治华历任龙门村民兵中队长,青救会主任、村主任、房涞涿联合县民兵大队指导员、区武装部长等职。
抗战胜利后,王治华告别家人,随军北上,到康保县公安局工作,后任治安股长。 1946 年 6 月下旬,蒋介石公然撕毁停战协定,国民党军队开始向我解放区大举进犯。 9 月,康保形势日趋紧张,国民党正规部队与地方反动上层人士、土匪相勾结,袭击我基层政权,杀害我干部群众。王治华奉命随县委宣传部长晋拓东领导的二、三、八区武工队转战于康保县东南地区,打击敌人,保护群众。 10 月,我军撤出康保县城,王治华随县大队在康保境内坚持武装斗争。他亲手除掉了一批通敌分子,后辗转退入察哈尔草原。此后,王治华一直从事公安工作,先后任察哈尔盟公安处审讯科长、商化康联合县公安局副局长等职。
1948 年 10 月,东北、华北地区解放战争势如破竹,国民党在察北地区的统治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地处敌我斗争前沿的商化康联合县为了组织力量返回各县区活动,以迎接全察北的彻底解放,在察哈尔盟租银地张盖湾召集县区干部布置工作。王治华在完成转移犯人的任务后,也赶来参加会议。与此同时,敌人的预谋也在阴险地进行着国民党十一兵团收编的地主武装于秀成、白金辉匪团 400 余人,于深夜长途奔袭张盖湾村,试图一举摧垮我商化康联合县政府,消灭联合县武装力量。
25 日凌晨,敌人悄悄摸进了张盖湾村。当哨兵与敌人遭遇鸣枪报警时,联合县近百名干部战士还在睡梦中,形势十分危急!此时,王治华果断地命令警卫员通知并护送县委领导转移,自己则单枪匹马向村南的聚宝山冲去。
王治华只身据守聚宝山制高点时,只带三号匣枪一支,手榴弹两枚。为了迷惑、牵制敌人,减少突围部队的伤亡与损失,他运用长期武装斗争的经验,凭借有利地形,时隐时现,东打西击,越来越多地把敌人引向自己。敌人不知虚实,如临大敌,先从北坡组织仰攻,被王治华居高临下击退;后又从东坡迂回侧攻,也被王治华顶住 ……
一个小时过去了,张盖湾村内,我大部人马已突出重围;聚宝山上,仅剩最后一粒子弹的王治华巍然屹立,面对嗷嗷吼叫着扑向自己的敌人,从容地口噙枪管,引机而发壮烈殉国,时年 29 岁。
王治华牺牲后,根据群众的要求和联合县的申请,中共察哈尔盟工委、察哈尔盟政府决定将烈士英勇就义的聚宝山命名为治华山,将聚宝山下的小村庄命名为治华村。
(1919 — 1948.10)
王治华,男,原名王恒茂, 1919 年出生于河北省涞水县白涧区龙门村。 1937 年 7 月 7 日,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中国人民开始了全面抗战的民族解放战争。 1938 年 3 月,八路军邓华支队挺进平西,建立了平西抗日根据地。王治华的家乡就在此时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当时,年仅 19 岁的王治华接触了革命思想,开始了跟着共产党闹革命的生涯,不久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王治华历任龙门村民兵中队长,青救会主任、村主任、房涞涿联合县民兵大队指导员、区武装部长等职。
抗战胜利后,王治华告别家人,随军北上,到康保县公安局工作,后任治安股长。 1946 年 6 月下旬,蒋介石公然撕毁停战协定,国民党军队开始向我解放区大举进犯。 9 月,康保形势日趋紧张,国民党正规部队与地方反动上层人士、土匪相勾结,袭击我基层政权,杀害我干部群众。王治华奉命随县委宣传部长晋拓东领导的二、三、八区武工队转战于康保县东南地区,打击敌人,保护群众。 10 月,我军撤出康保县城,王治华随县大队在康保境内坚持武装斗争。他亲手除掉了一批通敌分子,后辗转退入察哈尔草原。此后,王治华一直从事公安工作,先后任察哈尔盟公安处审讯科长、商化康联合县公安局副局长等职。
1948 年 10 月,东北、华北地区解放战争势如破竹,国民党在察北地区的统治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地处敌我斗争前沿的商化康联合县为了组织力量返回各县区活动,以迎接全察北的彻底解放,在察哈尔盟租银地张盖湾召集县区干部布置工作。王治华在完成转移犯人的任务后,也赶来参加会议。与此同时,敌人的预谋也在阴险地进行着国民党十一兵团收编的地主武装于秀成、白金辉匪团 400 余人,于深夜长途奔袭张盖湾村,试图一举摧垮我商化康联合县政府,消灭联合县武装力量。
25 日凌晨,敌人悄悄摸进了张盖湾村。当哨兵与敌人遭遇鸣枪报警时,联合县近百名干部战士还在睡梦中,形势十分危急!此时,王治华果断地命令警卫员通知并护送县委领导转移,自己则单枪匹马向村南的聚宝山冲去。
王治华只身据守聚宝山制高点时,只带三号匣枪一支,手榴弹两枚。为了迷惑、牵制敌人,减少突围部队的伤亡与损失,他运用长期武装斗争的经验,凭借有利地形,时隐时现,东打西击,越来越多地把敌人引向自己。敌人不知虚实,如临大敌,先从北坡组织仰攻,被王治华居高临下击退;后又从东坡迂回侧攻,也被王治华顶住 ……
一个小时过去了,张盖湾村内,我大部人马已突出重围;聚宝山上,仅剩最后一粒子弹的王治华巍然屹立,面对嗷嗷吼叫着扑向自己的敌人,从容地口噙枪管,引机而发壮烈殉国,时年 29 岁。
王治华牺牲后,根据群众的要求和联合县的申请,中共察哈尔盟工委、察哈尔盟政府决定将烈士英勇就义的聚宝山命名为治华山,将聚宝山下的小村庄命名为治华村。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