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历:
1938 年,八路军李井泉支队挺进大青山开辟抗日游击根据地,他参加了革命,在固阳县大榆树滩建立动委会,担任主任。
1939 年,他调萨县四区任区长,继续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斗争。
1940 年春,段生华、王经雨、杨思华组建起萨县抗日游击队。
1940 年夏,段生华带领游击队 10 多名战士进驻新营子村,组织抗日力量。
1940 年秋初,壮烈牺牲。
主要事迹:
段生华,原萨县鄂尔格逊村(今属包头郊区)人。出生在中农家庭里。在鄂尔格逊小学读书 4 年。初小毕业后,考入萨县第一高级小学(今萨拉齐大东街小学)。读书期间,他学习刻苦,品学兼优,为人忠厚老实,性情温和。因在学生中年龄最大,故常以大哥的身份关心照顾同学。一年后,辍学随父亲到固阳县务农。
1938 年,八路军李井泉支队挺进大青山开辟抗日游击根据地,他参加了革命,在固阳县大榆树滩建立动委会,担任主任。他深入群众,积极宣传抗日救国,为八路军征粮筹款。同时组织和发展抗日游击队,袭击日伪军。有一次,国民党自卫军的一个连,以讨饭为名占据了动委会。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他巧布疑兵之计,把刚刚组建起来的一支游击小队,隐蔽在山头,首尾相接,虚张声势,敌人以为八路军的大部队来了,便仓皇逃窜。后此事在当地广为流传。 1939 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 年,他调萨县四区任区长,继续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斗争。 1940 年春,在中共地下工作人员王弼臣等人的支持下,段生华、王经雨、杨思华组建起萨县抗日游击队。段生华在游击队虽然没有兼职,但经常对游击队的工作进行指导,他活泼、谈笑风生的性格,更受战士们的喜爱。一次,段生华随游击队在路旁设下埋伏,当一批伪警察巡逻队进入埋伏圈时,他们立即冲杀,打死伪警官一名,打伤伪警士多名,缴获步枪 10 余支,子弹 500 多发。
1940 年夏,国民党郭长青部(号称五路),经常到新营子一带抢劫粮食。他们看住场面,不准人挪动,并扬言,谁要不给,就放火烧场。一天,该村派赵二挠等 3 位代表来萨县抗日民主政府要求游击队护夏。段生华亲自带领游击队 10 多名战士进驻新营子村,帮助群众护夏,并走村窜户,宣传群众,组织抗日力量。郭长青部见之,未敢轻举妄动。在艰苦的斗争中,段生华和战士们同甘共苦,历尽艰辛。他们常以野菜充饥,遇到青黄不接时,连野菜也难以吃到。段生华鼓励战士们说:“为了抗日,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了。”他吃着发霉的土豆,津津有味的咀嚼着。
1940 年秋初,段生华和戴林飞、武建民等人,从敌占区苏波盖乡返回大青山,进入美岱召村,被汉奸发现。当段生华从一家大门里走出时,被事先埋伏在美岱召东北角小楼里的敌人开枪击中,壮烈牺牲,年仅 22 岁。
个人简历:
1938 年,八路军李井泉支队挺进大青山开辟抗日游击根据地,他参加了革命,在固阳县大榆树滩建立动委会,担任主任。
1939 年,他调萨县四区任区长,继续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斗争。
1940 年春,段生华、王经雨、杨思华组建起萨县抗日游击队。
1940 年夏,段生华带领游击队 10 多名战士进驻新营子村,组织抗日力量。
1940 年秋初,壮烈牺牲。
主要事迹:
段生华,原萨县鄂尔格逊村(今属包头郊区)人。出生在中农家庭里。在鄂尔格逊小学读书 4 年。初小毕业后,考入萨县第一高级小学(今萨拉齐大东街小学)。读书期间,他学习刻苦,品学兼优,为人忠厚老实,性情温和。因在学生中年龄最大,故常以大哥的身份关心照顾同学。一年后,辍学随父亲到固阳县务农。
1938 年,八路军李井泉支队挺进大青山开辟抗日游击根据地,他参加了革命,在固阳县大榆树滩建立动委会,担任主任。他深入群众,积极宣传抗日救国,为八路军征粮筹款。同时组织和发展抗日游击队,袭击日伪军。有一次,国民党自卫军的一个连,以讨饭为名占据了动委会。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他巧布疑兵之计,把刚刚组建起来的一支游击小队,隐蔽在山头,首尾相接,虚张声势,敌人以为八路军的大部队来了,便仓皇逃窜。后此事在当地广为流传。 1939 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9 年,他调萨县四区任区长,继续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斗争。 1940 年春,在中共地下工作人员王弼臣等人的支持下,段生华、王经雨、杨思华组建起萨县抗日游击队。段生华在游击队虽然没有兼职,但经常对游击队的工作进行指导,他活泼、谈笑风生的性格,更受战士们的喜爱。一次,段生华随游击队在路旁设下埋伏,当一批伪警察巡逻队进入埋伏圈时,他们立即冲杀,打死伪警官一名,打伤伪警士多名,缴获步枪 10 余支,子弹 500 多发。
1940 年夏,国民党郭长青部(号称五路),经常到新营子一带抢劫粮食。他们看住场面,不准人挪动,并扬言,谁要不给,就放火烧场。一天,该村派赵二挠等 3 位代表来萨县抗日民主政府要求游击队护夏。段生华亲自带领游击队 10 多名战士进驻新营子村,帮助群众护夏,并走村窜户,宣传群众,组织抗日力量。郭长青部见之,未敢轻举妄动。在艰苦的斗争中,段生华和战士们同甘共苦,历尽艰辛。他们常以野菜充饥,遇到青黄不接时,连野菜也难以吃到。段生华鼓励战士们说:“为了抗日,只要能填饱肚子就行了。”他吃着发霉的土豆,津津有味的咀嚼着。
1940 年秋初,段生华和戴林飞、武建民等人,从敌占区苏波盖乡返回大青山,进入美岱召村,被汉奸发现。当段生华从一家大门里走出时,被事先埋伏在美岱召东北角小楼里的敌人开枪击中,壮烈牺牲,年仅 22 岁。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