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特服饰的历史渊源和特征与其他蒙古族服饰有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手工制作技艺和服饰色彩方面。
“乌拉特”,蒙古语意为“能工巧匠”。早在明代后期,乌拉特部落就以精湛的服饰制作技艺享誉草原,形成了乌拉特服饰男装雍容华贵、女装典雅细腻的特点。随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程度加深,乌拉特服饰在保留自身特色基础上,吸收了其他地区传统服饰可取之处,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服饰文化。
乌拉特蒙古族的服饰主要有蒙古袍、帽饰(男子)、头饰(女子)、靴子等。蒙古袍有皮袍、夹袍和单袍等种类。皮袍是用羊、驼等兽皮缝制的长袍,分白板袍和吊面袍;夹袍用里外两层布料或绸缎缝制;单袍则用单层布料或绸缎缝制。
乌拉特蒙古族男子喜穿蓝色或棕色蒙古袍,腰间系一条长而宽的红色或紫色的布腰带或绸腰带。女性喜穿红色、粉红色、绿色、紫色等色彩鲜艳的蒙古袍。男子冬帽多为圆尖顶皮帽,顶部缀有桃疙瘩顶戴,帽檐儿小,帽耳较高。沿帽耳多为羔皮、狐皮、貂皮或水獭皮,帽耳根部有一条带子,用作系帽。
乌拉特女性喜欢戴耳环、手镯和戒指,逢年过节或参加大型活动时要戴头饰、平顶帽。头饰以珍珠、珊瑚、绿松石和金银珠宝镶嵌串连而成,由垂饰、匣饰、垂饰链珠、流穗、罩饰、额箍等部件组成。
乌拉特蒙古族不论春夏秋冬都穿靴子,靴子多用香牛皮、缎子、布匹、鞣革、毡子等制作。
乌拉特服饰不断改进和推陈出新,现代乌拉特服饰既有本地域粗犷、雄浑、豪放的特点,又兼具细腻与精致。
乌拉特服饰风俗内容丰富、个性鲜明,是乌拉特民风民俗的重要内容之一。2009年,乌拉特服饰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乌拉特服饰的历史渊源和特征与其他蒙古族服饰有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手工制作技艺和服饰色彩方面。
“乌拉特”,蒙古语意为“能工巧匠”。早在明代后期,乌拉特部落就以精湛的服饰制作技艺享誉草原,形成了乌拉特服饰男装雍容华贵、女装典雅细腻的特点。随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程度加深,乌拉特服饰在保留自身特色基础上,吸收了其他地区传统服饰可取之处,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服饰文化。
乌拉特蒙古族的服饰主要有蒙古袍、帽饰(男子)、头饰(女子)、靴子等。蒙古袍有皮袍、夹袍和单袍等种类。皮袍是用羊、驼等兽皮缝制的长袍,分白板袍和吊面袍;夹袍用里外两层布料或绸缎缝制;单袍则用单层布料或绸缎缝制。
乌拉特蒙古族男子喜穿蓝色或棕色蒙古袍,腰间系一条长而宽的红色或紫色的布腰带或绸腰带。女性喜穿红色、粉红色、绿色、紫色等色彩鲜艳的蒙古袍。男子冬帽多为圆尖顶皮帽,顶部缀有桃疙瘩顶戴,帽檐儿小,帽耳较高。沿帽耳多为羔皮、狐皮、貂皮或水獭皮,帽耳根部有一条带子,用作系帽。
乌拉特女性喜欢戴耳环、手镯和戒指,逢年过节或参加大型活动时要戴头饰、平顶帽。头饰以珍珠、珊瑚、绿松石和金银珠宝镶嵌串连而成,由垂饰、匣饰、垂饰链珠、流穗、罩饰、额箍等部件组成。
乌拉特蒙古族不论春夏秋冬都穿靴子,靴子多用香牛皮、缎子、布匹、鞣革、毡子等制作。
乌拉特服饰不断改进和推陈出新,现代乌拉特服饰既有本地域粗犷、雄浑、豪放的特点,又兼具细腻与精致。
乌拉特服饰风俗内容丰富、个性鲜明,是乌拉特民风民俗的重要内容之一。2009年,乌拉特服饰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