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塑,俗称捏面人,以面粉为原料,用手和简单的塑形工具,配合捏、揉、搓等技巧,将面团捏塑成各种栩栩如生的造型,然后上笼蒸熟,再以颜料着色。
托克托面塑大约有300年的历史。明清时期,随着大批山西、陕西等地农民、商人、手工艺者走西口来到托克托县,捏面人这一古老的传统技艺也被带到这里,与当地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托克托面塑技艺。
每逢节日庆典、婚丧嫁娶,人们都会捏制面塑。“寒燕燕”是人们对春天回归的期盼和对万物兴旺的祈福;“枣山山”用来表达丰收的喜悦心情和对来年风调雨顺的祝愿;长辈送儿孙后辈“钱龙”,意在招财进宝;另有各种点彩的花馍馍,是酬宾待客、访亲探友的上等礼品。
托克托面塑融入了文化和民俗等元素,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对幸福的追求、对爱情的祝愿,是研究托克托县民间文化不可或缺的资料。2015年,托克托面塑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面塑,俗称捏面人,以面粉为原料,用手和简单的塑形工具,配合捏、揉、搓等技巧,将面团捏塑成各种栩栩如生的造型,然后上笼蒸熟,再以颜料着色。
托克托面塑大约有300年的历史。明清时期,随着大批山西、陕西等地农民、商人、手工艺者走西口来到托克托县,捏面人这一古老的传统技艺也被带到这里,与当地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托克托面塑技艺。
每逢节日庆典、婚丧嫁娶,人们都会捏制面塑。“寒燕燕”是人们对春天回归的期盼和对万物兴旺的祈福;“枣山山”用来表达丰收的喜悦心情和对来年风调雨顺的祝愿;长辈送儿孙后辈“钱龙”,意在招财进宝;另有各种点彩的花馍馍,是酬宾待客、访亲探友的上等礼品。
托克托面塑融入了文化和民俗等元素,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对幸福的追求、对爱情的祝愿,是研究托克托县民间文化不可或缺的资料。2015年,托克托面塑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