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萨(斯)尔是蒙古族、藏族两个民族人民共同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是蒙古族、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格萨(斯)尔的内容丰富,结构宏伟,卷帙浩繁,气势磅礴,是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演唱篇幅最长的英雄史诗。共有120多部、100多万诗行、2000多万字,其代表着古代蒙古族、藏族民间文学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古代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民族交往、道德观念、民风民俗等问题的一部百科全书。这部口头传承千年的宏伟史诗,国际学术界称之为“东方的《伊利亚特》”。
约从18世纪以来,蒙古文《格萨(斯)尔》广泛流传于内蒙古科尔沁地区和巴林地区,从而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科尔沁《格萨(斯)尔》文本和巴林《格萨(斯)尔》文本。20世纪中叶,曲艺大师琶杰在蒙古文《格萨(斯)尔》故事的基础上,融合东部蒙古族蟒古思故事等说唱艺术的传统,使史诗《格萨(斯)尔》重获新生。
《格萨(斯)尔》的影响,远超出文学范畴,还涉及信仰崇拜和历史传说,逐渐形成由英雄史诗、民间传说、民间信仰崇拜等形态构成的格萨(斯)尔文化,具有文学、民俗学、人类学的研究价值。
2006年,格萨(斯)尔入选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格萨(斯)尔是蒙古族、藏族两个民族人民共同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是蒙古族、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格萨(斯)尔的内容丰富,结构宏伟,卷帙浩繁,气势磅礴,是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演唱篇幅最长的英雄史诗。共有120多部、100多万诗行、2000多万字,其代表着古代蒙古族、藏族民间文学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古代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民族交往、道德观念、民风民俗等问题的一部百科全书。这部口头传承千年的宏伟史诗,国际学术界称之为“东方的《伊利亚特》”。
约从18世纪以来,蒙古文《格萨(斯)尔》广泛流传于内蒙古科尔沁地区和巴林地区,从而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科尔沁《格萨(斯)尔》文本和巴林《格萨(斯)尔》文本。20世纪中叶,曲艺大师琶杰在蒙古文《格萨(斯)尔》故事的基础上,融合东部蒙古族蟒古思故事等说唱艺术的传统,使史诗《格萨(斯)尔》重获新生。
《格萨(斯)尔》的影响,远超出文学范畴,还涉及信仰崇拜和历史传说,逐渐形成由英雄史诗、民间传说、民间信仰崇拜等形态构成的格萨(斯)尔文化,具有文学、民俗学、人类学的研究价值。
2006年,格萨(斯)尔入选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