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草原上,至今保留着游牧民族的“毡帐”生活习性,传承着古老的毡绣。蒙古包穹顶、地上铺的毛毡、日常家居的盖布、商旅使用的茶盐袋,蒙古族人民把毡制品运用在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作为蒙古族刺绣的一种——毡绣技艺很早就是蒙古族妇女的看家本领。空旷孤寂的游牧生活,在她们各种绣品的精心装扮下,多些温馨和诗意。这也体现蒙古族人民享受生活、崇尚自然、热爱环保的完美品质。
蒙古族服饰中也经常能看到毡绣制品,只是相比蒙古包会更轻薄舒适,便于活动和舒展。在服饰中运用的毡子是用细毛来制作的,上面毡绣的线条和图案也会更精细。
蒙古族毡绣艺术中图案构图千变万化,也表明蒙古族人民有着非凡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有限的题材中可以用不同的构图风格呈现不同形式的视觉感受。有图案的构图和设计,自然少不色彩的运用和搭配。
“在杭锦旗,毡绣以白、棕两色为主,且以白色为底色。具有纯天然、纯手工制的特点,美观大方、结实耐用。传统民族毡绣综合各种缝制技法,应用于百姓生活的各个领域,是游牧文化形象的标志之一,它不仅融合北方各民族手工技艺和智慧,也是游牧古老文化的缩影。具有历史与文化价值,实用与经济价值,审美与艺术价值。”杭锦旗文化和旅游局非遗办主任娜日苏说。
随着蒙古族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毡绣制品应用没有过去那样广泛,但是蒙古族毡绣艺术在两千多年的传承和发展中不断创新。
在鄂尔多斯大草原,游客不仅能领略草原风光,还能见识到当地的手工艺作品。在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中,民族工艺品店售卖的包、手套等毡绣小件物品格外受消费者青睐。“纯手工制作,针法严谨,用料讲究,纯羊毛擀制而成。”来自江苏的游客感觉很新奇,想要带回家与家人、朋友分享。
在草原上,至今保留着游牧民族的“毡帐”生活习性,传承着古老的毡绣。蒙古包穹顶、地上铺的毛毡、日常家居的盖布、商旅使用的茶盐袋,蒙古族人民把毡制品运用在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作为蒙古族刺绣的一种——毡绣技艺很早就是蒙古族妇女的看家本领。空旷孤寂的游牧生活,在她们各种绣品的精心装扮下,多些温馨和诗意。这也体现蒙古族人民享受生活、崇尚自然、热爱环保的完美品质。
蒙古族服饰中也经常能看到毡绣制品,只是相比蒙古包会更轻薄舒适,便于活动和舒展。在服饰中运用的毡子是用细毛来制作的,上面毡绣的线条和图案也会更精细。
蒙古族毡绣艺术中图案构图千变万化,也表明蒙古族人民有着非凡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有限的题材中可以用不同的构图风格呈现不同形式的视觉感受。有图案的构图和设计,自然少不色彩的运用和搭配。
“在杭锦旗,毡绣以白、棕两色为主,且以白色为底色。具有纯天然、纯手工制的特点,美观大方、结实耐用。传统民族毡绣综合各种缝制技法,应用于百姓生活的各个领域,是游牧文化形象的标志之一,它不仅融合北方各民族手工技艺和智慧,也是游牧古老文化的缩影。具有历史与文化价值,实用与经济价值,审美与艺术价值。”杭锦旗文化和旅游局非遗办主任娜日苏说。
随着蒙古族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毡绣制品应用没有过去那样广泛,但是蒙古族毡绣艺术在两千多年的传承和发展中不断创新。
在鄂尔多斯大草原,游客不仅能领略草原风光,还能见识到当地的手工艺作品。在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中,民族工艺品店售卖的包、手套等毡绣小件物品格外受消费者青睐。“纯手工制作,针法严谨,用料讲究,纯羊毛擀制而成。”来自江苏的游客感觉很新奇,想要带回家与家人、朋友分享。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