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
夏至,又称夏节、夏至节等,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个节气。夏为大,至为极,万物到此壮大繁茂到极点、阳气也达到极致。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
夏至三候
夏至时,阳气到达极致,阳气的极致下阴气开始产生,也因此有了夏至三候。五天为一候,三候为一个节气的长度,即称三候为一气,所以有夏至三候的说法,具体为:“一候鹿角解,二候蜩始鸣,三候半夏生。”
鹿是属阳的山兽,夏至阳气盛极而衰,鹿角感阴气而脱落。
古时楚称蜩,秦晋称蝉。叫声清亮,俗称“知了”。蝉鸣里树影明灭,忽觉夏长。
半夏是一种野生中药草,能治伤寒寒热、喉咙肿痛。夏季过半时,最适宜采集它地下的块茎。
夏至习俗
夏至面
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以及“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之说。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麦粽”与“夏至饼”
《吴江县志》记载:“夏至日,作麦粽,祭先毕,则以相饷。”不仅食“麦粽”,而且将“麦粽”作为礼物,互相馈赠。农家还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等,祭祖后食用,或分赠亲友,俗谓“夏至饼”。
吃荔枝
夏至吃荔枝是岭南一带的习俗。广西的钦州、玉林等地区的人也非常喜欢在夏至吃荔枝,因此一直延续到今。
夏至养生
夏至之后,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们容易出现不明原因的心烦意乱、脾气暴躁等情况。《养生论》有云:“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所以夏至之后要注重养心,要适当的增加静坐冥想的时间,同时要注重自我的精神调节,做到“心静自然凉”,保持心平气和,不暴怒,不过度劳累。
夏至
夏至,又称夏节、夏至节等,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个节气。夏为大,至为极,万物到此壮大繁茂到极点、阳气也达到极致。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
夏至三候
夏至时,阳气到达极致,阳气的极致下阴气开始产生,也因此有了夏至三候。五天为一候,三候为一个节气的长度,即称三候为一气,所以有夏至三候的说法,具体为:“一候鹿角解,二候蜩始鸣,三候半夏生。”
鹿是属阳的山兽,夏至阳气盛极而衰,鹿角感阴气而脱落。
古时楚称蜩,秦晋称蝉。叫声清亮,俗称“知了”。蝉鸣里树影明灭,忽觉夏长。
半夏是一种野生中药草,能治伤寒寒热、喉咙肿痛。夏季过半时,最适宜采集它地下的块茎。
夏至习俗
夏至面
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以及“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之说。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麦粽”与“夏至饼”
《吴江县志》记载:“夏至日,作麦粽,祭先毕,则以相饷。”不仅食“麦粽”,而且将“麦粽”作为礼物,互相馈赠。农家还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等,祭祖后食用,或分赠亲友,俗谓“夏至饼”。
吃荔枝
夏至吃荔枝是岭南一带的习俗。广西的钦州、玉林等地区的人也非常喜欢在夏至吃荔枝,因此一直延续到今。
夏至养生
夏至之后,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们容易出现不明原因的心烦意乱、脾气暴躁等情况。《养生论》有云:“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所以夏至之后要注重养心,要适当的增加静坐冥想的时间,同时要注重自我的精神调节,做到“心静自然凉”,保持心平气和,不暴怒,不过度劳累。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