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霁风光,春分天气。
千花百卉争明媚。
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
—— 北宋·欧阳修《踏莎行》节选
节气 · 简介
春分,是春季90天的中分点。《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载:“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明史·历一》载:“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十二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3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春分 · 三候
中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
一候玄鸟至。玄鸟就是燕子,属于季节性候鸟,春分时节北方天气变暖,在南方越冬的燕子又飞回北方,衔草含泥筑巢居住,又开始新一年的生活。
二候雷乃发声。雷鸣之后再过五日,看见闪电。虽说惊蛰有雷声,可是真正多雨的时节是在春分,这个时候天气转暖,雨水增多,空气潮湿,于是有二候“雷乃生”。
三候始电。由于雨量渐多,伴随着的是雷声和闪电。这时人们经常可以看见从云间凌空劈下的闪电,伴随着此时节气开放的,是二十四花信风中的海棠、梨花和木兰花。
春分 · 习俗 · 养生
从立春节气到清明节气前后,草木生长萌发,人体激素水平属于高峰值,此节气间的饮食调养要保持机体功能协调平衡的膳食。《素闻·骨空论》:“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馀则泻。”
春分时大自然阴阳各占一半,饮食上也要“以平为期”,保持寒热均衡。可根据个人体质情况进行饮食搭配,另春天肝气旺可伤脾,因此应多食甘味的食物,如大枣、桂圆、菠菜、荠菜、鸡肉、鸡肝等。
春分 · 习俗 · 吃春菜
春分时节是吃春菜的大好时机。“春菜”包括香椿、野苋菜、荠菜、马兰头等。趁着春天,去郊外采摘新鲜芳香的野菜、回家清炒或者做汤,实在是美味。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心康泰。
春分 · 习俗 · 竖蛋
春分这一天,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据史料记载,“春分”立蛋的传统起源于4000年前的中国,当时是为庆祝春天的来临。选择一个光滑匀称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据说只要能竖起来一个,就能在今年好运来。
春分 · 习俗 · 放风筝
春分,惠风和畅,纸鸢翻飞。风筝又称风琴、纸鹞、纸鸢。古时医疗水平低,好的医疗资源集中在皇宫,平民家治不起病,为祈求健康,将灾病写在纸鸢上,放高时剪断线,让纸鸢飘走,象征带走灾病。
后来发展成春天的游戏方式。春分日,在风筝上写上祝福,希望天上的神仙看到。趁着春光明媚在公园、草地,挑个喜欢的风筝比比谁放得高,不仅小孩玩得开心,大人平日的压力也在奔跑和春风吹拂下消散,实在是对身心都有大益的春分佳俗。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
千花百卉争明媚。
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
—— 北宋·欧阳修《踏莎行》节选
节气 · 简介
春分,是春季90天的中分点。《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载:“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春分,古时又称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明史·历一》载:“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所以,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十二小时;二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3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春分 · 三候
中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
一候玄鸟至。玄鸟就是燕子,属于季节性候鸟,春分时节北方天气变暖,在南方越冬的燕子又飞回北方,衔草含泥筑巢居住,又开始新一年的生活。
二候雷乃发声。雷鸣之后再过五日,看见闪电。虽说惊蛰有雷声,可是真正多雨的时节是在春分,这个时候天气转暖,雨水增多,空气潮湿,于是有二候“雷乃生”。
三候始电。由于雨量渐多,伴随着的是雷声和闪电。这时人们经常可以看见从云间凌空劈下的闪电,伴随着此时节气开放的,是二十四花信风中的海棠、梨花和木兰花。
春分 · 习俗 · 养生
从立春节气到清明节气前后,草木生长萌发,人体激素水平属于高峰值,此节气间的饮食调养要保持机体功能协调平衡的膳食。《素闻·骨空论》:“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馀则泻。”
春分时大自然阴阳各占一半,饮食上也要“以平为期”,保持寒热均衡。可根据个人体质情况进行饮食搭配,另春天肝气旺可伤脾,因此应多食甘味的食物,如大枣、桂圆、菠菜、荠菜、鸡肉、鸡肝等。
春分 · 习俗 · 吃春菜
春分时节是吃春菜的大好时机。“春菜”包括香椿、野苋菜、荠菜、马兰头等。趁着春天,去郊外采摘新鲜芳香的野菜、回家清炒或者做汤,实在是美味。有顺口溜道:“春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心康泰。
春分 · 习俗 · 竖蛋
春分这一天,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据史料记载,“春分”立蛋的传统起源于4000年前的中国,当时是为庆祝春天的来临。选择一个光滑匀称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据说只要能竖起来一个,就能在今年好运来。
春分 · 习俗 · 放风筝
春分,惠风和畅,纸鸢翻飞。风筝又称风琴、纸鹞、纸鸢。古时医疗水平低,好的医疗资源集中在皇宫,平民家治不起病,为祈求健康,将灾病写在纸鸢上,放高时剪断线,让纸鸢飘走,象征带走灾病。
后来发展成春天的游戏方式。春分日,在风筝上写上祝福,希望天上的神仙看到。趁着春光明媚在公园、草地,挑个喜欢的风筝比比谁放得高,不仅小孩玩得开心,大人平日的压力也在奔跑和春风吹拂下消散,实在是对身心都有大益的春分佳俗。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