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
小寒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是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以及丑月的起始,时间是在每年1月5—7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285°。对于中国而言,这时正值“三九”前后,小寒节气的开始标志着天气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
小寒·三候
一候雁北乡。小寒二阳之际,虽然是冰天雪地,但是阳气已动,因此候鸟大雁感阳出现向北飞的迹象。
二候鹊始巢。禽鸟最早得知气候变化,此时喜鹊已得来年之气,开始衔草筑巢,准备孕育后代。
三候雉始鸲。羽毛漂亮雉鸟也被称为“阳鸟”,它们会感阳气的萌动而雌雄同鸣。
小寒·习俗
冰 戏
中国北方各省入冬之后,天寒地冻,冰期十分长久,动辄从十一月起,直到次年四月。春冬之间,河面结冰厚实,冰上行走皆用爬犁。爬犁或由马拉,或由狗牵,或由乘坐的人手持木杆如撑船般划动,推动前行。冰面特厚的地区,大多设有冰床,供行人玩耍,也有穿冰鞋在冰面竞走的,古代称为冰戏。
腊祭
“小寒”是腊月的节气,由于古人会在十二月份举行合祀众神的腊祭,因此把腊祭所在的十二月叫腊月。腊的本义是“接”,取新旧交接之意。腊祭为中国古代祭祀习俗之一,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
小寒·养生
起居
冬令气候趋寒,天地阳气潜藏,应之人体,冬季亦为人体养精蓄锐的最佳时段。在起居上,应早睡晚起。有晨练习惯的人群应注意晨练时间不宜过早,以免诱发呼吸道及脑血管疾病,或使原有疾病复发。
进补
民间素有“今冬进补,明年打虎”的说法,强调冬季进补之重要性。
多吃温润的食物。冬季既不适宜吃生冷食物,也不适宜进食过于燥热的食物,以防内热出现口鼻干燥、口腔溃疡、口干口苦、面部痤疮、大便干燥等症状。对于体寒者,宜适当吃一些温补食品,如羊肉、牛肉、鸡肉等。
对于容易上火的人,日常饮食应以清淡为原则。
小寒·诗词
《咏廿四气诗·小寒十二月节》
[唐]元稹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聚茅。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小寒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
小寒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是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以及丑月的起始,时间是在每年1月5—7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285°。对于中国而言,这时正值“三九”前后,小寒节气的开始标志着天气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
小寒·三候
一候雁北乡。小寒二阳之际,虽然是冰天雪地,但是阳气已动,因此候鸟大雁感阳出现向北飞的迹象。
二候鹊始巢。禽鸟最早得知气候变化,此时喜鹊已得来年之气,开始衔草筑巢,准备孕育后代。
三候雉始鸲。羽毛漂亮雉鸟也被称为“阳鸟”,它们会感阳气的萌动而雌雄同鸣。
小寒·习俗
冰 戏
中国北方各省入冬之后,天寒地冻,冰期十分长久,动辄从十一月起,直到次年四月。春冬之间,河面结冰厚实,冰上行走皆用爬犁。爬犁或由马拉,或由狗牵,或由乘坐的人手持木杆如撑船般划动,推动前行。冰面特厚的地区,大多设有冰床,供行人玩耍,也有穿冰鞋在冰面竞走的,古代称为冰戏。
腊祭
“小寒”是腊月的节气,由于古人会在十二月份举行合祀众神的腊祭,因此把腊祭所在的十二月叫腊月。腊的本义是“接”,取新旧交接之意。腊祭为中国古代祭祀习俗之一,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
小寒·养生
起居
冬令气候趋寒,天地阳气潜藏,应之人体,冬季亦为人体养精蓄锐的最佳时段。在起居上,应早睡晚起。有晨练习惯的人群应注意晨练时间不宜过早,以免诱发呼吸道及脑血管疾病,或使原有疾病复发。
进补
民间素有“今冬进补,明年打虎”的说法,强调冬季进补之重要性。
多吃温润的食物。冬季既不适宜吃生冷食物,也不适宜进食过于燥热的食物,以防内热出现口鼻干燥、口腔溃疡、口干口苦、面部痤疮、大便干燥等症状。对于体寒者,宜适当吃一些温补食品,如羊肉、牛肉、鸡肉等。
对于容易上火的人,日常饮食应以清淡为原则。
小寒·诗词
《咏廿四气诗·小寒十二月节》
[唐]元稹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聚茅。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