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珠珠是清末以来内蒙古满族男童所喜玩的游戏之一。“珠珠”即玻璃球,直径约1.5厘米左右,芯内有红、绿、黄、蓝、黑等色花瓣的叫彩珠珠,也有通体为青色者,俗称“琉璃圪蛋”。弹球的基本方法是用大拇指第二关节外侧和食指第三关节内侧将球夹住,依靠拇指的弹力将球弹出;如果用食指第一关节托球,用大拇指指甲将球弹出,俗称“圪挤挤”,为不标准动作,会遭到众人讥笑。弹球的玩法有许多,主要有“溜钵儿”和“撞钟”。溜钵儿的玩法:参赛人多寡不等,但至少有两人。先划两条端线,间隔约4米,一条端线上每人间隔30厘米摆放一颗彩珠,两线间挖4个直径约5厘米、深2厘米的小坑,每坑间隔约70厘米。经“打气气”定出先后弹球的顺序。第一人先从另一端线向第一个坑溜行,如溜进可再向第二个坑溜行,不管至第几个坑,如溜不进,即停止行动,改由第二个人溜行,如不进坑,再由第三个人进行。参赛人循环一轮后,再由第一人从停珠处向未进入的坑溜行,当进入第四个坑后,可向端线上摆放的彩珠任意弹射,击中即归自己,击不中可等再一轮再击,直至端线的彩珠被人赢完为止,遂进行再一次的比赛。该游戏可训练孩童合理地掌握力度与准度。“撞钟”的玩法:参赛人不限,先划一端线,线外约4米处搭一撞钟台(找2块砖头,1块以长边为底立放,1块侧搭于立放之砖上成45度角)。“打气气”后,输者先将手中彩珠撞击于侧搭之砖向端线滚行,胜者最后撞钟滚行。谁的彩珠在线内距端线最近,则由他先弹射其他彩珠,如射中则彩球归己,被弹中者则退出此次游戏场;如弹射不中则由第二个距端线近者弹射,依此类推;最后由滚行至端线外者弹射,但赢彩珠的希望很小,因为自己多被先弹者击中,或距离自己较远的彩珠不易击中。经数番弹击,场内只剩赢者1人时,此次比赛方可结束。再一次游戏时,则由赢者先“撞钟”,上次最先被击中者,最后“撞钟”,因为后撞钟者可根据端线内外的彩珠分布,审时度势,决定自己的进退,以避免损失。该游戏可训练孩童对形势的判断力和用力的力度,至今在内蒙古满族乡村仍然流行。
弹珠珠是清末以来内蒙古满族男童所喜玩的游戏之一。“珠珠”即玻璃球,直径约1.5厘米左右,芯内有红、绿、黄、蓝、黑等色花瓣的叫彩珠珠,也有通体为青色者,俗称“琉璃圪蛋”。弹球的基本方法是用大拇指第二关节外侧和食指第三关节内侧将球夹住,依靠拇指的弹力将球弹出;如果用食指第一关节托球,用大拇指指甲将球弹出,俗称“圪挤挤”,为不标准动作,会遭到众人讥笑。弹球的玩法有许多,主要有“溜钵儿”和“撞钟”。溜钵儿的玩法:参赛人多寡不等,但至少有两人。先划两条端线,间隔约4米,一条端线上每人间隔30厘米摆放一颗彩珠,两线间挖4个直径约5厘米、深2厘米的小坑,每坑间隔约70厘米。经“打气气”定出先后弹球的顺序。第一人先从另一端线向第一个坑溜行,如溜进可再向第二个坑溜行,不管至第几个坑,如溜不进,即停止行动,改由第二个人溜行,如不进坑,再由第三个人进行。参赛人循环一轮后,再由第一人从停珠处向未进入的坑溜行,当进入第四个坑后,可向端线上摆放的彩珠任意弹射,击中即归自己,击不中可等再一轮再击,直至端线的彩珠被人赢完为止,遂进行再一次的比赛。该游戏可训练孩童合理地掌握力度与准度。“撞钟”的玩法:参赛人不限,先划一端线,线外约4米处搭一撞钟台(找2块砖头,1块以长边为底立放,1块侧搭于立放之砖上成45度角)。“打气气”后,输者先将手中彩珠撞击于侧搭之砖向端线滚行,胜者最后撞钟滚行。谁的彩珠在线内距端线最近,则由他先弹射其他彩珠,如射中则彩球归己,被弹中者则退出此次游戏场;如弹射不中则由第二个距端线近者弹射,依此类推;最后由滚行至端线外者弹射,但赢彩珠的希望很小,因为自己多被先弹者击中,或距离自己较远的彩珠不易击中。经数番弹击,场内只剩赢者1人时,此次比赛方可结束。再一次游戏时,则由赢者先“撞钟”,上次最先被击中者,最后“撞钟”,因为后撞钟者可根据端线内外的彩珠分布,审时度势,决定自己的进退,以避免损失。该游戏可训练孩童对形势的判断力和用力的力度,至今在内蒙古满族乡村仍然流行。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