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是干支历酉月的结束以及戌月的起始;时间在每年10月8日或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处于室女座)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寒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白露节气开始,鸿雁南飞,此时应为最后一批,古人称后至者为"宾"。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鸟雀入大海化为蛤蜊,飞物化为潜物,古人对感知寒风严肃的一种说法。
三候菊有黄华。华是花,草木皆因阳气开花,独有菊花因阴气而开花,其色正应晚秋土旺之时。
寒露·习俗
秋钓边
在中国南方,寒露时节告别炎热,阳光和煦,正是出游、赏花、吃螃蟹、钓鱼的好时节。由于气温下降迅速,深水处太阳已晒不透,鱼儿游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所以有“秋钓边”之说。
斗蛐蛐儿
秋风起,斗蛐蛐儿。白露、秋分和寒露,是北京、杭州等地市民斗蛐蛐儿的高潮期。蛐蛐儿也叫促织,一般听见蛐蛐儿叫就意味着入秋,天气渐凉,提醒人们该准备过冬的衣服,故有“促织鸣,懒妇惊”之说。
饮菊花酒
寒露节气,菊花盛开,为除秋燥,某些地区就有饮“菊花酒”的习俗。菊花酒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寒露·养生
“寒露”时节起,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从中医角度来说,此节气在南方气候最大的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此时人们的汗液蒸发较快,因而常感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等。所以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要避免因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耗散精气津液的活动。在饮食上还应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类食品,宜多食用一些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牛奶、百合、沙参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
寒露·诗词
《池上》
[唐]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寒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是干支历酉月的结束以及戌月的起始;时间在每年10月8日或9日太阳到达黄经195°(处于室女座)时。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和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寒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宾。白露节气开始,鸿雁南飞,此时应为最后一批,古人称后至者为"宾"。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鸟雀入大海化为蛤蜊,飞物化为潜物,古人对感知寒风严肃的一种说法。
三候菊有黄华。华是花,草木皆因阳气开花,独有菊花因阴气而开花,其色正应晚秋土旺之时。
寒露·习俗
秋钓边
在中国南方,寒露时节告别炎热,阳光和煦,正是出游、赏花、吃螃蟹、钓鱼的好时节。由于气温下降迅速,深水处太阳已晒不透,鱼儿游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所以有“秋钓边”之说。
斗蛐蛐儿
秋风起,斗蛐蛐儿。白露、秋分和寒露,是北京、杭州等地市民斗蛐蛐儿的高潮期。蛐蛐儿也叫促织,一般听见蛐蛐儿叫就意味着入秋,天气渐凉,提醒人们该准备过冬的衣服,故有“促织鸣,懒妇惊”之说。
饮菊花酒
寒露节气,菊花盛开,为除秋燥,某些地区就有饮“菊花酒”的习俗。菊花酒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酿制而成,味清凉甜美,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
寒露·养生
“寒露”时节起,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从中医角度来说,此节气在南方气候最大的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此时人们的汗液蒸发较快,因而常感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等。所以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要避免因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耗散精气津液的活动。在饮食上还应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类食品,宜多食用一些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牛奶、百合、沙参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
寒露·诗词
《池上》
[唐]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