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6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
秋分之后,北极附近极夜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范围渐大。《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见春分”“分者平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分就是半,这是秋季90天的中分点。
秋分·三候
一候雷始收声。古人认为,雷是因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故不再打雷。雷声,不但是暑气之终结,亦秋寒之始也。
二候蛰虫坯户。秋寒始,蛰居的蚊虫开始藏身入穴,并用细土将洞口封起以防寒气侵入。
三候水始涸。因天干气躁,河湖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开始处于干涸之中。
秋分·习俗
祭月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吃秋菜
在岭南地区,昔日四邑(现在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送秋牛
秋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秋牛图的。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秋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秋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
秋分·养生
放风筝
秋高气爽,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放风筝这项运动的健身与医疗功效,很早以前就受到人们重视,宋代李石在《续博物志》中说,放风筝“张口而视,可泄内热”。清代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说:“放之(风筝)空中,最能清目”,放风筝时,可调节视力,消除眼肌疲劳,预防近视。
秋季养生,以“收”为主。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比如步行、打太极拳、骑自行车、跳舞等,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运动时以周身微热、尚未出汗最佳,汗出即可停止,切勿大汗淋漓,这样既可得到锻炼,又可避免寒气通过毛孔进入人体,引发疾病。运动不宜过早或过晚,最好太阳升起来之后开始,太阳落山前就结束。
润食
秋分的“燥”不同于白露的“燥”,秋分的“燥”是凉燥,而白露的“燥”是“温燥”。“燥令伤肺”,因此,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还可适当多吃些辛酸味、甘润或具有降肺气功效的果蔬,特别是白萝卜、胡萝卜。但也不可吃得太饱太撑,以免造成肠胃积滞。
秋分·诗词
《夜喜贺兰三见访》
[唐]贾岛
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
泉聒栖松鹤,风除翳月云
踏苔行引兴,枕石卧论文
即此寻常静,来多只是君
秋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6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
秋分之后,北极附近极夜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范围渐大。《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八月中,解见春分”“分者平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分就是半,这是秋季90天的中分点。
秋分·三候
一候雷始收声。古人认为,雷是因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故不再打雷。雷声,不但是暑气之终结,亦秋寒之始也。
二候蛰虫坯户。秋寒始,蛰居的蚊虫开始藏身入穴,并用细土将洞口封起以防寒气侵入。
三候水始涸。因天干气躁,河湖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开始处于干涸之中。
秋分·习俗
祭月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吃秋菜
在岭南地区,昔日四邑(现在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送秋牛
秋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秋牛图的。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秋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秋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
秋分·养生
放风筝
秋高气爽,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放风筝这项运动的健身与医疗功效,很早以前就受到人们重视,宋代李石在《续博物志》中说,放风筝“张口而视,可泄内热”。清代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说:“放之(风筝)空中,最能清目”,放风筝时,可调节视力,消除眼肌疲劳,预防近视。
秋季养生,以“收”为主。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比如步行、打太极拳、骑自行车、跳舞等,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运动时以周身微热、尚未出汗最佳,汗出即可停止,切勿大汗淋漓,这样既可得到锻炼,又可避免寒气通过毛孔进入人体,引发疾病。运动不宜过早或过晚,最好太阳升起来之后开始,太阳落山前就结束。
润食
秋分的“燥”不同于白露的“燥”,秋分的“燥”是凉燥,而白露的“燥”是“温燥”。“燥令伤肺”,因此,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还可适当多吃些辛酸味、甘润或具有降肺气功效的果蔬,特别是白萝卜、胡萝卜。但也不可吃得太饱太撑,以免造成肠胃积滞。
秋分·诗词
《夜喜贺兰三见访》
[唐]贾岛
漏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
泉聒栖松鹤,风除翳月云
踏苔行引兴,枕石卧论文
即此寻常静,来多只是君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