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梧桐一报秋
稻花田里话丰收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北斗星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于每年8月7—9日交节。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为秋季的起点。秋季从立秋起至立冬结束,其起始与结束是天体运行的结果。进入秋季,意味着降雨、风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
立秋三候
一候 · 凉风至
天高气爽,月明风清。夜晚的凉爽,悄悄带走白天的暑气。
二候 · 白露降
一夜醒来,晶莹的露珠包裹着翠绿。清晨的阳光倾泻而下,金光闪闪,像落入凡间的星星般耀眼。
三候 · 寒蝉鸣
寒蝉鸣于耳畔,夏夜精灵正在集体约定明年合唱的开幕曲。
立秋习俗
贴秋膘
人到夏天,缺乏胃口,饭食清淡,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称为“苦夏”。秋风一起,胃口大开,就想吃点儿好的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首选吃肉,所谓“以肉贴膘”。
晒秋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流行于湖南、江西、安徽等地山区。如今在江西婺源的篁岭古村,晒秋已经成为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
啃秋
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
立秋养生
从中医角度来说,立秋至秋分这段日子被称为“长夏”。“长夏应脾而变化”,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好伤人阳气,尤其是脾阳,易导致食欲缺乏、精神不振、四肢乏力等,因此,这个时节的养生保健要格外注意。
立秋以后气温由热转凉,人体的消耗也逐渐减少,食欲开始增加。因此,可根据秋季的特点来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以补充夏季的消耗,并为越冬做准备。秋季气候干燥,夜晚虽然凉爽,但白天气温仍较高,所以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为主,可选用芝麻、蜂蜜、银耳、乳品等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秋季空气中湿度小,皮肤容易干燥。因此,在整个秋季都应重视机体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中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有差别,大部分地区暑气难消,注意提防“秋老虎”。
立秋诗词
《初秋》
[唐] 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一叶梧桐一报秋
稻花田里话丰收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北斗星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于每年8月7—9日交节。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为秋季的起点。秋季从立秋起至立冬结束,其起始与结束是天体运行的结果。进入秋季,意味着降雨、风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
立秋三候
一候 · 凉风至
天高气爽,月明风清。夜晚的凉爽,悄悄带走白天的暑气。
二候 · 白露降
一夜醒来,晶莹的露珠包裹着翠绿。清晨的阳光倾泻而下,金光闪闪,像落入凡间的星星般耀眼。
三候 · 寒蝉鸣
寒蝉鸣于耳畔,夏夜精灵正在集体约定明年合唱的开幕曲。
立秋习俗
贴秋膘
人到夏天,缺乏胃口,饭食清淡,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称为“苦夏”。秋风一起,胃口大开,就想吃点儿好的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首选吃肉,所谓“以肉贴膘”。
晒秋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流行于湖南、江西、安徽等地山区。如今在江西婺源的篁岭古村,晒秋已经成为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
啃秋
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
立秋养生
从中医角度来说,立秋至秋分这段日子被称为“长夏”。“长夏应脾而变化”,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好伤人阳气,尤其是脾阳,易导致食欲缺乏、精神不振、四肢乏力等,因此,这个时节的养生保健要格外注意。
立秋以后气温由热转凉,人体的消耗也逐渐减少,食欲开始增加。因此,可根据秋季的特点来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以补充夏季的消耗,并为越冬做准备。秋季气候干燥,夜晚虽然凉爽,但白天气温仍较高,所以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为主,可选用芝麻、蜂蜜、银耳、乳品等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秋季空气中湿度小,皮肤容易干燥。因此,在整个秋季都应重视机体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中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有差别,大部分地区暑气难消,注意提防“秋老虎”。
立秋诗词
《初秋》
[唐] 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