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中地委被服厂遗址
绥中地委被服厂旧址外景
绥中地委被服厂遗址位于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复兴乡圪督户境内。
被服厂洞口
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当时,大青山抗日革命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但是,随之我军服装的变更也出现了极大地困难,到了季节变换之际,很多战士却更换不了服装。为此,经过慎重考虑,绥中地委在坐落在偏僻的山梁口,洞口较小,洞内宽敞,很隐蔽,四周长满树草的山洞内办起了服装厂。那时,敌人封锁很严,军服的布料供应成为一大难题。地委的同志想尽办法,解决布料。到地主家和商号动员他们捐钱捐布。充分发动群众,联系那些有能力思想又倾向于抗日的人,要他们帮助解决布匹的来源问题,并到旗下营、归绥秘密购买一些布料。就这样,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被服厂为战士们缝制了大量的军服,支援了前线抗战。
如今,石洞内的石壁上仍然清晰可见当年刻画的一九四零、三五八(旅)字迹。
绥中地委被服厂遗址
绥中地委被服厂旧址外景
绥中地委被服厂遗址位于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复兴乡圪督户境内。
被服厂洞口
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当时,大青山抗日革命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但是,随之我军服装的变更也出现了极大地困难,到了季节变换之际,很多战士却更换不了服装。为此,经过慎重考虑,绥中地委在坐落在偏僻的山梁口,洞口较小,洞内宽敞,很隐蔽,四周长满树草的山洞内办起了服装厂。那时,敌人封锁很严,军服的布料供应成为一大难题。地委的同志想尽办法,解决布料。到地主家和商号动员他们捐钱捐布。充分发动群众,联系那些有能力思想又倾向于抗日的人,要他们帮助解决布匹的来源问题,并到旗下营、归绥秘密购买一些布料。就这样,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被服厂为战士们缝制了大量的军服,支援了前线抗战。
如今,石洞内的石壁上仍然清晰可见当年刻画的一九四零、三五八(旅)字迹。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