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学院遗址现状
建国学院遗址位于赤峰市林西县盐务管理局。
建国学院的前身是中共冀热辽分局在承德创办的军政干部学校,1946年6月,改建为冀热辽建国学院,院长胡锡奎,副院长范儒生。8月,分局从承德撤离时,建国学院随同分局一起撤出。10月上旬,分局在赤峰决定,将原冀热辽建国学院与赤峰中学、赤峰师范及徐懋庸从承德带来的《白毛女》文工团合并,组成新的建国学院,院长徐懋庸,教育长凌莎。决定下达后的第二天,建国学院便随同分局向林西转移。
1946年10月下旬,建国学院全体师生到达林西,稍加休整后便招生开学。学员一部分是从承德、赤峰带来的,一部分是在林西当地青年学生中招收的。开学后,大板(巴林右旗)等地的一些蒙古族上层人物把自己的子弟也送来学习。当时建国学院校部设在林西县二道街东段路北王殿臣大院里(现盐务管理局院内),与冀热辽党校合住一个院,居住条件很困难,许多师生只好分散到老百姓家中借宿。
1947年6月6日,赤峰第二次解放,建国学院便南迁到赤峰。
建国学院遗址现状
建国学院遗址位于赤峰市林西县盐务管理局。
建国学院的前身是中共冀热辽分局在承德创办的军政干部学校,1946年6月,改建为冀热辽建国学院,院长胡锡奎,副院长范儒生。8月,分局从承德撤离时,建国学院随同分局一起撤出。10月上旬,分局在赤峰决定,将原冀热辽建国学院与赤峰中学、赤峰师范及徐懋庸从承德带来的《白毛女》文工团合并,组成新的建国学院,院长徐懋庸,教育长凌莎。决定下达后的第二天,建国学院便随同分局向林西转移。
1946年10月下旬,建国学院全体师生到达林西,稍加休整后便招生开学。学员一部分是从承德、赤峰带来的,一部分是在林西当地青年学生中招收的。开学后,大板(巴林右旗)等地的一些蒙古族上层人物把自己的子弟也送来学习。当时建国学院校部设在林西县二道街东段路北王殿臣大院里(现盐务管理局院内),与冀热辽党校合住一个院,居住条件很困难,许多师生只好分散到老百姓家中借宿。
1947年6月6日,赤峰第二次解放,建国学院便南迁到赤峰。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