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阳烈士纪念塔全景
固阳烈士塔位于包头市固阳县金山镇东关街东小山。
内蒙古骑兵第4师创建于1946年1月,最初称为内蒙古人民游击队,后改称为内蒙古人民自卫军第4支队、内蒙古人民自卫军骑兵第11师、内蒙古人民解放军骑兵第11师、中国人民解放军内蒙古骑兵第4师。第4师创建以后,在东起多伦、西至阿拉善,南起张家口、北至中蒙边界的广阔战场上,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用生命和鲜血保卫了锡、察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巴彦塔拉、乌兰察布解放区;参加了察绥、平津、绥北等战役;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解放了察北8县,为内蒙古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为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勋。绥远“九一九”和平起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骑4师三进绥北、绥西地区剿匪,为保卫和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发挥了重大作用。在战斗中,骑四师共有350名官兵英勇牺牲,138名指战员光荣负伤。
固阳烈士纪念塔保护标志碑
固阳烈士塔是为纪念内蒙古骑兵第4师在解放战争和剿匪斗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而建。1953年,在乌兰察布盟盟长毕力格巴图尔(原骑4师师长兼政委)提议下,中共乌兰察布盟委员会决定在固阳县城东小山上修建一座烈士塔。当年4月开工,1955年8月落成。塔身用优质花岗石砌成,高17米,塔基呈四棱台,边长7.6米,塔顶为一位身骑骏马、手举战刀、背挎马枪的骑兵铜质塑像。塔身正面(南面)有时任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主席乌兰夫的亲笔题词:“烈士们永垂不朽!”塔基下建有地下室。烈士塔建成后,乌兰察布盟盟委曾派专人组成寻找小组,寻找原骑4师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烈士的遗骨,找不到遗骨的就立一个灵位,共有350多名烈士遗骨和灵牌安放在地下室。之后,固阳县人民政府多次拨款修建,并在四周栽种松柏树。后扩建成烈士陵园。
1993年12月,固阳烈士塔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自治区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6年春,被包头市委、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固阳烈士纪念塔全景
固阳烈士塔位于包头市固阳县金山镇东关街东小山。
内蒙古骑兵第4师创建于1946年1月,最初称为内蒙古人民游击队,后改称为内蒙古人民自卫军第4支队、内蒙古人民自卫军骑兵第11师、内蒙古人民解放军骑兵第11师、中国人民解放军内蒙古骑兵第4师。第4师创建以后,在东起多伦、西至阿拉善,南起张家口、北至中蒙边界的广阔战场上,与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用生命和鲜血保卫了锡、察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巴彦塔拉、乌兰察布解放区;参加了察绥、平津、绥北等战役;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解放了察北8县,为内蒙古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为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勋。绥远“九一九”和平起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骑4师三进绥北、绥西地区剿匪,为保卫和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发挥了重大作用。在战斗中,骑四师共有350名官兵英勇牺牲,138名指战员光荣负伤。
固阳烈士纪念塔保护标志碑
固阳烈士塔是为纪念内蒙古骑兵第4师在解放战争和剿匪斗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而建。1953年,在乌兰察布盟盟长毕力格巴图尔(原骑4师师长兼政委)提议下,中共乌兰察布盟委员会决定在固阳县城东小山上修建一座烈士塔。当年4月开工,1955年8月落成。塔身用优质花岗石砌成,高17米,塔基呈四棱台,边长7.6米,塔顶为一位身骑骏马、手举战刀、背挎马枪的骑兵铜质塑像。塔身正面(南面)有时任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主席乌兰夫的亲笔题词:“烈士们永垂不朽!”塔基下建有地下室。烈士塔建成后,乌兰察布盟盟委曾派专人组成寻找小组,寻找原骑4师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烈士的遗骨,找不到遗骨的就立一个灵位,共有350多名烈士遗骨和灵牌安放在地下室。之后,固阳县人民政府多次拨款修建,并在四周栽种松柏树。后扩建成烈士陵园。
1993年12月,固阳烈士塔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自治区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6年春,被包头市委、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