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后旗北部的巴音杭盖苏木、巴音前达门苏木境内,与蒙古国接壤。东西纵深140公里,南北横跨22公里,总面积131800公顷。保护区主要保护梭梭林和蒙古野驴为代表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原始古老的自然地貌、稀有多样的荒漠物种、极端脆弱的荒漠生态系统,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类”的“荒漠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乌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前身是1985年建立的乌拉特后旗努登梭梭林自然保护区,面积2.8万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该区内分布的原始天然梭梭林和栖息的蒙古野驴、北山羊、鹅喉羚等珍稀野生动物。该区是中国梭梭林天然分布的最东缘,也是中国现存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蒙古野驴、北山羊,二级保护动物鹅喉羚、盘羊等分布的最北界和最东界。经过15年的保护实践证明,小范围的保护对以梭梭为主的天然林植被的复壮更新起不到应有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于是在1999年将努登梭梭林自然保护区面积扩大到6.8万公顷,保护区更名为乌拉特梭梭林自然保护区。扩大后的保护区地貌类型多样化,梭梭林资源结构更加完备,并涵盖了多种荒漠植被典型类型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区和繁殖区。
梭梭林中多数树龄已达几百年,林地上枯老的粗干虬枝纵横倒扶,新生长的中幼梭梭在干旱贫瘠的荒漠中顽强生长,没有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反映了原始古老的自然状态。梭梭根部寄生的肉苁蓉具有“沙漠人参”的美称,“九头锁阳”是稀世药宝,都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周边的阴山岩画、长城遗址、恐龙化石区、风蚀景观、玛瑙湖等历史文化景观和独特的荒漠生态系统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世人的关注。
乌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后旗北部的巴音杭盖苏木、巴音前达门苏木境内,与蒙古国接壤。东西纵深140公里,南北横跨22公里,总面积131800公顷。保护区主要保护梭梭林和蒙古野驴为代表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原始古老的自然地貌、稀有多样的荒漠物种、极端脆弱的荒漠生态系统,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类”的“荒漠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乌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前身是1985年建立的乌拉特后旗努登梭梭林自然保护区,面积2.8万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该区内分布的原始天然梭梭林和栖息的蒙古野驴、北山羊、鹅喉羚等珍稀野生动物。该区是中国梭梭林天然分布的最东缘,也是中国现存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蒙古野驴、北山羊,二级保护动物鹅喉羚、盘羊等分布的最北界和最东界。经过15年的保护实践证明,小范围的保护对以梭梭为主的天然林植被的复壮更新起不到应有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于是在1999年将努登梭梭林自然保护区面积扩大到6.8万公顷,保护区更名为乌拉特梭梭林自然保护区。扩大后的保护区地貌类型多样化,梭梭林资源结构更加完备,并涵盖了多种荒漠植被典型类型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区和繁殖区。
梭梭林中多数树龄已达几百年,林地上枯老的粗干虬枝纵横倒扶,新生长的中幼梭梭在干旱贫瘠的荒漠中顽强生长,没有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反映了原始古老的自然状态。梭梭根部寄生的肉苁蓉具有“沙漠人参”的美称,“九头锁阳”是稀世药宝,都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周边的阴山岩画、长城遗址、恐龙化石区、风蚀景观、玛瑙湖等历史文化景观和独特的荒漠生态系统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世人的关注。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