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都海蒙语意为“兴旺发达”,满都海彻辰是达延汗的夫人,在历史上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所以用她的名字为园名。满都海公园位于呼和浩特新城南门外,来薰桥以西,全园面积330亩,是区域性的文化休息公园。1973年,开始投资兴建,历年来,共动员全市各族人民群众义务劳动达10万余人次。挖湖堆山,改造地形的土方达30余万立方米,绿化植树20000余株,开辟水面90亩。砌筑护岸1120延米,码头一处,上岸台阶4处,打水源井2眼。基本形成一个湖溪相连的双循环水系。1979年以后,又修建环形园路,人口广场,上下水道,安装电缆、园灯、园椅,构筑游桥8座,庭廊3处,修建游庭,蒙古包,花卉温室及花展馆等园林建筑。还增设冷饮、小卖部服务性建筑,园内还栽植各种花灌木,铺设草坪,于1980年10月1日开放。
设计规划采用中国传统造园艺术手法,开泉引水,以水系贯穿全园,再配置山石、花木、亭、台、楼、阁,形成不同的交替景色,原规划的16个景点,已初步完成的有蒋塘烟雨、敕勒天苍、上下泉影,广群园芳等,水系与道路构成8个交叉点,建有云中、望青、五丰、飞虹、七胜、惠仙、方壶等8桥,还建成沥青园路5376平方米,由路桥搭连水路各景区,以不同的画面呈现在游人眼中。
满都海公园布局紧凑,造景手法多端,主景与背景虚实并举,山、路、桥、水搭连,形成一幅自然的画面。公园西门入口处,采取假轴对称构图,大门对面和两侧有长56米的长廊,经长廊缓冲再进入公园,是欲扬先抑的手法,入口空场中间做一雕塑和静水池,塑满都海彻辰像一座,构成单独入口空间。
满都海公园规划的16个小景区已完成4个。
“藕塘烟雨”位置在公园东门入口处,设置半园型的藕塘一处,藕塘边植垂柳,塘里种红莲,中间设置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雕塑,象征着青春的活力,取名为草原之春,潺潺不断的水哺育绿色的大地,在晨曦中水蒸气覆盖视野,丝丝的垂柳形成自然的烟雨,所以名叫“藕塘烟雨”。
“上下泉影”造园时公园东湖有两眼水井,做成有层次假山,井水引山顶,水流下来形成三个波段,此景叫三叠泉,北岸打成两眼电带井,两眼井的水同时流出,给人以美的流水音响,以高低声响不同取名为“上下泉影”。
“敕勒天苍”根据《敕勒歌》中的诗句,“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取名。设置5个蒙古包,附近培植自然草地。边缘有野生花卉,后面植松树,在自然草地中设置雕塑,联想草原牧民生活,对景是钓鱼台,背景是丛林土山,体现内蒙古特点的草原风光。
“广群园芳”设置在公园的西南部,设有透光花卉观赏温室,鱼花温室。公园种植花灌木2000余株,铺装草坪15000平方米,现有盆花136个品种,6370盆,其中花圃600平方米,牡丹、月季园400平方米。木本116种,草本20种,其中主要贵重名花有含笑、君子兰、杜鹃、桂花、白兰、米兰、茶花、月季、仙客来、龟背竹、铁树、棕榈等50余种。
公园每年元宵节举行大型灯展,几年来,一年一度的灯展规模大,灯的种类多。各色各样彩灯1000余盏,观灯人数最高达到20000余人。
满都海公园原是清雍正十三年(1735)建绥远城取土,把这块地方取成凹地,城内的雨水、污水排放到这里致成沼泽地,民国20年(1931)绥远省农林试验场在这里开荒试种稻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1952年,将这片稻田造成片林。1973年,开始筹建公园,现在公园的500余株大柳树、杨树,就是20世纪50年代保留下来的,此外公园还种植有15年生的油松、松柏等常绿树300余株,花灌木有丁香、榆叶梅、红玫瑰、黄刺梅等15个品种3000余株,绿篱1350延米,这些树木一年四季各有特色。公园建设投资,截至1985年末,累计210万元。
满都海蒙语意为“兴旺发达”,满都海彻辰是达延汗的夫人,在历史上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所以用她的名字为园名。满都海公园位于呼和浩特新城南门外,来薰桥以西,全园面积330亩,是区域性的文化休息公园。1973年,开始投资兴建,历年来,共动员全市各族人民群众义务劳动达10万余人次。挖湖堆山,改造地形的土方达30余万立方米,绿化植树20000余株,开辟水面90亩。砌筑护岸1120延米,码头一处,上岸台阶4处,打水源井2眼。基本形成一个湖溪相连的双循环水系。1979年以后,又修建环形园路,人口广场,上下水道,安装电缆、园灯、园椅,构筑游桥8座,庭廊3处,修建游庭,蒙古包,花卉温室及花展馆等园林建筑。还增设冷饮、小卖部服务性建筑,园内还栽植各种花灌木,铺设草坪,于1980年10月1日开放。
设计规划采用中国传统造园艺术手法,开泉引水,以水系贯穿全园,再配置山石、花木、亭、台、楼、阁,形成不同的交替景色,原规划的16个景点,已初步完成的有蒋塘烟雨、敕勒天苍、上下泉影,广群园芳等,水系与道路构成8个交叉点,建有云中、望青、五丰、飞虹、七胜、惠仙、方壶等8桥,还建成沥青园路5376平方米,由路桥搭连水路各景区,以不同的画面呈现在游人眼中。
满都海公园布局紧凑,造景手法多端,主景与背景虚实并举,山、路、桥、水搭连,形成一幅自然的画面。公园西门入口处,采取假轴对称构图,大门对面和两侧有长56米的长廊,经长廊缓冲再进入公园,是欲扬先抑的手法,入口空场中间做一雕塑和静水池,塑满都海彻辰像一座,构成单独入口空间。
满都海公园规划的16个小景区已完成4个。
“藕塘烟雨”位置在公园东门入口处,设置半园型的藕塘一处,藕塘边植垂柳,塘里种红莲,中间设置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雕塑,象征着青春的活力,取名为草原之春,潺潺不断的水哺育绿色的大地,在晨曦中水蒸气覆盖视野,丝丝的垂柳形成自然的烟雨,所以名叫“藕塘烟雨”。
“上下泉影”造园时公园东湖有两眼水井,做成有层次假山,井水引山顶,水流下来形成三个波段,此景叫三叠泉,北岸打成两眼电带井,两眼井的水同时流出,给人以美的流水音响,以高低声响不同取名为“上下泉影”。
“敕勒天苍”根据《敕勒歌》中的诗句,“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取名。设置5个蒙古包,附近培植自然草地。边缘有野生花卉,后面植松树,在自然草地中设置雕塑,联想草原牧民生活,对景是钓鱼台,背景是丛林土山,体现内蒙古特点的草原风光。
“广群园芳”设置在公园的西南部,设有透光花卉观赏温室,鱼花温室。公园种植花灌木2000余株,铺装草坪15000平方米,现有盆花136个品种,6370盆,其中花圃600平方米,牡丹、月季园400平方米。木本116种,草本20种,其中主要贵重名花有含笑、君子兰、杜鹃、桂花、白兰、米兰、茶花、月季、仙客来、龟背竹、铁树、棕榈等50余种。
公园每年元宵节举行大型灯展,几年来,一年一度的灯展规模大,灯的种类多。各色各样彩灯1000余盏,观灯人数最高达到20000余人。
满都海公园原是清雍正十三年(1735)建绥远城取土,把这块地方取成凹地,城内的雨水、污水排放到这里致成沼泽地,民国20年(1931)绥远省农林试验场在这里开荒试种稻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1952年,将这片稻田造成片林。1973年,开始筹建公园,现在公园的500余株大柳树、杨树,就是20世纪50年代保留下来的,此外公园还种植有15年生的油松、松柏等常绿树300余株,花灌木有丁香、榆叶梅、红玫瑰、黄刺梅等15个品种3000余株,绿篱1350延米,这些树木一年四季各有特色。公园建设投资,截至1985年末,累计210万元。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