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中国马业协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国马都”规划建设新闻发布会,正式授予以锡林浩特市为中心的锡林郭勒盟“中国马都”荣誉称号。
锡林郭勒盟马文化底蕴浑厚。从历史角度讲,锡林郭勒草原是蒙元帝国的龙兴之地,留下圣主成吉思汗许多“打马走过”的足迹。太仆寺旗从元代开始就设“太仆寺卿”,专门责管理皇家御马,建立皇家御马的繁殖、培训基地。镶黄旗、正镶白旗等也是清代皇家牧场。从群众基础上讲,蒙古民族素有“马背民族”之称,生来具有爱马、崇马的心理和习俗,对马始终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由此积淀“马背文化”。9世纪左右,蒙古民族逐步走进蒙古高原,开始游牧生活。在草原游牧,马既是生产资料,又是生活资料。祖祖辈辈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民族,游牧、狩猎、贸易、通讯、征战处处离不开马。历代蒙古族文学作品中,不但描绘大量的各种类型、体态、毛色的马的形象,而且马的意象发展成为蒙古民歌比兴手法中寓意最丰富、运用最多的意象,从而使马文化成为草原游牧文化的一个明显特征,一个亮点。在现实生活中,蒙古民族爱马崇马的文化现象,是马文化不竭的源泉。打马鬃、打马印成为蒙古族的传统节日。婚庆、祝寿、“祭敖包”、大小“那达慕”中,赛马是不可缺少的项目。驯马、赛马的技艺,赞马、颂马的赞词和民歌以及马头琴的传说,在草原源远流长。
锡林郭勒盟是蒙古马的发源地。盛产于锡林郭勒草原的蒙古马与呼伦贝尔草原的三河马以及产于新疆伊犁地区的伊犁马,并称为中国三大名马。蒙古马是世界上较著名的一种,因长期在蒙古高原繁衍生息而得名。蒙古马属食草、役用家畜,环境较恶劣的草原使蒙古马具有体质结实,头比较粗重,胸廓深长,腿短,关节、肌腱发达,性情温顺,反应敏捷等特征。这种马体形不大,但四肢有力,骨骼坚实。经过调养之后,听人指挥,不惊不乍。在战场上临阵不惧,勇猛无比,是一种理想的战马。锡林郭勒蒙古马是锡林郭勒草原生态环境中,经过数千年选择形成的地方优良品种。这种马具有短距离速度快、长距离持久力强的特点,在那达慕大会比赛中经常夺魁,现在锡林郭勒草原上还保留有此类优秀品种。
2010年4月,中国马业协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中国马都”规划建设新闻发布会,正式授予以锡林浩特市为中心的锡林郭勒盟“中国马都”荣誉称号。
锡林郭勒盟马文化底蕴浑厚。从历史角度讲,锡林郭勒草原是蒙元帝国的龙兴之地,留下圣主成吉思汗许多“打马走过”的足迹。太仆寺旗从元代开始就设“太仆寺卿”,专门责管理皇家御马,建立皇家御马的繁殖、培训基地。镶黄旗、正镶白旗等也是清代皇家牧场。从群众基础上讲,蒙古民族素有“马背民族”之称,生来具有爱马、崇马的心理和习俗,对马始终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由此积淀“马背文化”。9世纪左右,蒙古民族逐步走进蒙古高原,开始游牧生活。在草原游牧,马既是生产资料,又是生活资料。祖祖辈辈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民族,游牧、狩猎、贸易、通讯、征战处处离不开马。历代蒙古族文学作品中,不但描绘大量的各种类型、体态、毛色的马的形象,而且马的意象发展成为蒙古民歌比兴手法中寓意最丰富、运用最多的意象,从而使马文化成为草原游牧文化的一个明显特征,一个亮点。在现实生活中,蒙古民族爱马崇马的文化现象,是马文化不竭的源泉。打马鬃、打马印成为蒙古族的传统节日。婚庆、祝寿、“祭敖包”、大小“那达慕”中,赛马是不可缺少的项目。驯马、赛马的技艺,赞马、颂马的赞词和民歌以及马头琴的传说,在草原源远流长。
锡林郭勒盟是蒙古马的发源地。盛产于锡林郭勒草原的蒙古马与呼伦贝尔草原的三河马以及产于新疆伊犁地区的伊犁马,并称为中国三大名马。蒙古马是世界上较著名的一种,因长期在蒙古高原繁衍生息而得名。蒙古马属食草、役用家畜,环境较恶劣的草原使蒙古马具有体质结实,头比较粗重,胸廓深长,腿短,关节、肌腱发达,性情温顺,反应敏捷等特征。这种马体形不大,但四肢有力,骨骼坚实。经过调养之后,听人指挥,不惊不乍。在战场上临阵不惧,勇猛无比,是一种理想的战马。锡林郭勒蒙古马是锡林郭勒草原生态环境中,经过数千年选择形成的地方优良品种。这种马具有短距离速度快、长距离持久力强的特点,在那达慕大会比赛中经常夺魁,现在锡林郭勒草原上还保留有此类优秀品种。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