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根塔拉草原旅游中心坐落在内蒙古境内大青山北麓的杜尔伯特(四子王旗)草原上,距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
旅游中心建于1979年,为国家定点定线的草原旅游景区之一,2001年初,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
正在设计和兴建中的战车型住宿包、人工湖、成吉思汗行宫、世界游牧文化城等建成后,将为游客提供更为舒适、文化内涵较深的食宿、娱乐、观光场所。
游客到达后,将受到蒙古民族传统的礼仪接待,然后可尽兴观赏赛马、搏克、射箭比赛或表演,还可参加搭建蒙古包、挤奶子、剪羊毛、套马、叼羊、驯马和蒙古族婚礼等表演;可以登敖包山,坐勒勒车、战车、骑马、乘驼漫游草原或走访牧户;可以参加民族歌舞和篝火晚会大联欢。游客可以领略草原上奇特的日出、彩虹、晚霞等自然景色,别具情趣。每当夜幕降临,熊熊篝火燃起时,游客们翩翩起舞,高歌欢唱,会陶醉于草原迷人的夜幕之下。游人在这里还能品尝到用传统民族工艺制作的风味餐饮、奶茶、炒米、马奶酒、羊背子、手扒肉、烤羊腿、卓玛烤全羊、烤肉串、涮羊肉、炸羊尾、酸奶饺子、黄油蒸饼及各类奶食品,使您大饱口福。这里,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是草原人民都举行蒙古族传统的祭敖包活动。
目前,中心接待能力日均2 000~3 000人次,娱乐、观光接待能力20 000~30 000人次。近几年来,中心旅游观光接待人员数年均20万人次,其中:旅游消费接待人数达10多万人次,区外游客占1/3,区内游客占2/3。曾接待来自日本、韩国、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意大利、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泰国、瑞典、丹麦、芬兰、新西兰、新加坡、菲律宾、墨西哥、瑞士、爱尔兰、越南、希腊、蒙古等国家旅游观光外宾及港澳台游客。
格根塔拉草原旅游中心每年公历七月二十五日—七月三十一日承办一年一届的“内蒙古旅游那达慕”盛会。1989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5届。
2002年7、8月份,自治区旅游局和乌兰察布市等上级有关部门相继在中心举办了规模宏大、隆重热烈的“内蒙古第十三届旅游那达慕大会暨《走进内蒙古》‘伊利杯’全国电视易地采访开机仪式”和“中国草原民俗园”开园式庆典仪式两次活动,两次活动均以促进旅游资源综合开发为宗旨,以突出展示草原景观、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为主题的大型旅游文化活动。两次活动规格之高、影响之大、吸引的中外游客之多,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创历史最高水平。是自治区旅游发展史上的第一次。
格根塔拉草原旅游中心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社会效益显着提高,扶危济困、捐资助学等社会公益事业不断加强。中心每年安排500名员工就业,其中80%是下岗职工和贫困农牧民子女;企业所用原材料尽量用当地农牧民土特产,而且价格都高于市场价格,不仅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使老百姓受益匪浅;从1996年起,承担了四子王旗朝克文都乡腮忽洞村的扶贫工作,帮助解决村民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还给该村建起了学校,并出资承担起11名失学儿童小学至初中就读的一切费用;南方洪灾、当地雪灾,中心都慷慨解囊,主动为灾区捐款捐物;2003年5月,为支持地方政府抗击“非典”,中心向旗防“非典”办公室捐赠款物折合人民币伍万元整。除此之外,中心每年还拿出至少10万元的资金,用于各乡、苏木水、电所、站的建设项目,以及修庙和救助生活困难的喇嘛等其他公益事业的捐赠。
格根塔拉草原旅游中心正走向集团化,它已是具有七个单独核算企业的母公司,为扩大规模,促进自治区草原旅游事业的发展,2003年10月,格根塔拉已与锡林浩特市政府达成协议,决定开发锡林郭勒九曲湾草原旅游区,建设标准为国家
格根塔拉草原旅游中心转制以来,经过几年的发展,规模逐年扩大,效益逐年提高,目前已成为自治区重点旅游企业,四子王旗旅游龙头企业。她不仅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交通等其他行业的发展,而且大力展示了近几年来在城镇改造、产业结构调整、生态建设、禁牧舍饲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扩大了四子王旗的知名度。
格根塔拉草原旅游中心坐落在内蒙古境内大青山北麓的杜尔伯特(四子王旗)草原上,距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
旅游中心建于1979年,为国家定点定线的草原旅游景区之一,2001年初,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
正在设计和兴建中的战车型住宿包、人工湖、成吉思汗行宫、世界游牧文化城等建成后,将为游客提供更为舒适、文化内涵较深的食宿、娱乐、观光场所。
游客到达后,将受到蒙古民族传统的礼仪接待,然后可尽兴观赏赛马、搏克、射箭比赛或表演,还可参加搭建蒙古包、挤奶子、剪羊毛、套马、叼羊、驯马和蒙古族婚礼等表演;可以登敖包山,坐勒勒车、战车、骑马、乘驼漫游草原或走访牧户;可以参加民族歌舞和篝火晚会大联欢。游客可以领略草原上奇特的日出、彩虹、晚霞等自然景色,别具情趣。每当夜幕降临,熊熊篝火燃起时,游客们翩翩起舞,高歌欢唱,会陶醉于草原迷人的夜幕之下。游人在这里还能品尝到用传统民族工艺制作的风味餐饮、奶茶、炒米、马奶酒、羊背子、手扒肉、烤羊腿、卓玛烤全羊、烤肉串、涮羊肉、炸羊尾、酸奶饺子、黄油蒸饼及各类奶食品,使您大饱口福。这里,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是草原人民都举行蒙古族传统的祭敖包活动。
目前,中心接待能力日均2 000~3 000人次,娱乐、观光接待能力20 000~30 000人次。近几年来,中心旅游观光接待人员数年均20万人次,其中:旅游消费接待人数达10多万人次,区外游客占1/3,区内游客占2/3。曾接待来自日本、韩国、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意大利、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泰国、瑞典、丹麦、芬兰、新西兰、新加坡、菲律宾、墨西哥、瑞士、爱尔兰、越南、希腊、蒙古等国家旅游观光外宾及港澳台游客。
格根塔拉草原旅游中心每年公历七月二十五日—七月三十一日承办一年一届的“内蒙古旅游那达慕”盛会。1989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5届。
2002年7、8月份,自治区旅游局和乌兰察布市等上级有关部门相继在中心举办了规模宏大、隆重热烈的“内蒙古第十三届旅游那达慕大会暨《走进内蒙古》‘伊利杯’全国电视易地采访开机仪式”和“中国草原民俗园”开园式庆典仪式两次活动,两次活动均以促进旅游资源综合开发为宗旨,以突出展示草原景观、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为主题的大型旅游文化活动。两次活动规格之高、影响之大、吸引的中外游客之多,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均创历史最高水平。是自治区旅游发展史上的第一次。
格根塔拉草原旅游中心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社会效益显着提高,扶危济困、捐资助学等社会公益事业不断加强。中心每年安排500名员工就业,其中80%是下岗职工和贫困农牧民子女;企业所用原材料尽量用当地农牧民土特产,而且价格都高于市场价格,不仅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使老百姓受益匪浅;从1996年起,承担了四子王旗朝克文都乡腮忽洞村的扶贫工作,帮助解决村民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还给该村建起了学校,并出资承担起11名失学儿童小学至初中就读的一切费用;南方洪灾、当地雪灾,中心都慷慨解囊,主动为灾区捐款捐物;2003年5月,为支持地方政府抗击“非典”,中心向旗防“非典”办公室捐赠款物折合人民币伍万元整。除此之外,中心每年还拿出至少10万元的资金,用于各乡、苏木水、电所、站的建设项目,以及修庙和救助生活困难的喇嘛等其他公益事业的捐赠。
格根塔拉草原旅游中心正走向集团化,它已是具有七个单独核算企业的母公司,为扩大规模,促进自治区草原旅游事业的发展,2003年10月,格根塔拉已与锡林浩特市政府达成协议,决定开发锡林郭勒九曲湾草原旅游区,建设标准为国家
格根塔拉草原旅游中心转制以来,经过几年的发展,规模逐年扩大,效益逐年提高,目前已成为自治区重点旅游企业,四子王旗旅游龙头企业。她不仅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交通等其他行业的发展,而且大力展示了近几年来在城镇改造、产业结构调整、生态建设、禁牧舍饲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扩大了四子王旗的知名度。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