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4日,《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志·文学艺术志》(简称《文学艺术志》)新书首发式在呼和浩特举行。自治区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冀晓青,自治区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闫艳,自治区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内蒙古美术馆馆长刘国旗,自治区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海山,自治区文联原党组成员、副主席尚贵荣,自治区文联原党组成员、秘书长聂显辉,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艺处一级调研员图巴特尔,自治区党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机关党委(人事处)一级调研员、编审孟秀芳,内蒙古出版集团工会主席黄滔出席首发式。自治区文联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艺如乐图主持首发式。
自治区文联党组书记、主席 冀晓青
冀晓青指出,《文学艺术志》的出版发行,是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北疆文化”建设的有力实践。这是自治区编纂的第一部文学艺术志,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重要文化成果。充分认识《文学艺术志》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更好地为自治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服务,为自治区文艺事业和文联工作发展服务,是文艺战线接下来的重中之重。
冀晓青强调,我们要充分发挥蕴含在《文学艺术志》中的文化价值。要推动其走进文学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使之成为学术研究的“史料库”;走进各级文化部门、文联组织、文艺单位,使之成为指导文艺事业发展的“指导书”;走进学校、农村牧区,使之成为宣传“北疆文化”、提升审美水平的“新教材”。要以《文学艺术志》为载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好自治区文艺界民族团结的历史故事,传承好自治区文艺界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要加强对外文艺交流,通过《文学艺术志》,宣传推广内蒙古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打响“北疆文化”品牌。要深刻认识和充分发挥文化反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细研读、深思考、巧运用《文学艺术志》,以“文化杠杆”撬动内蒙古经济社会全面、有序、健康地发展。
自治区文联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 艺如乐图
自治区党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机关党委(人事处)
一级调研员、编审 孟秀芳
孟秀芳代表自治区党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向《文学艺术志》的出版发行表示祝贺。她指出,《文学艺术志》的出版发行是内蒙古文艺事业发展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为繁荣自治区的文化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如何广泛宣传和充分利用《文学艺术志》,助力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最大限度发挥《文学艺术志》的资政、育人作用,是我们下一步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愿继续与全区文化战线的同仁和广大文艺工作者一道,紧跟时代步伐,从时代的脉搏中感悟文艺的脉动,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美丽绽放。
《文学艺术志》执行主编、内蒙古史志鉴传媒学会会长 赵国春
《文学艺术志》执行主编、内蒙古史志鉴传媒学会会长赵国春介绍志书编纂整体工作情况,表示要从编志、读志、用志做起,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积极融入和构建新发展格局,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这也是编纂《文学艺术志》意义所在。
内蒙古大学社会科学处副处长、教授 崔荣
内蒙古大学社会科学处副处长、教授崔荣代表自治区文艺界在致辞中指出,《文学艺术志》长时段全方位述史,史料精准丰富,具有权威性;体大思深,凸显了内蒙古文艺的地方特色;提高了作家艺术家的自豪感、责任感,能够充分提振文艺创作和文化建设的自信心。70年来,尤其是新时代以来,我们文联和各个协会为了推动自治区的文艺发展劳心劳力。这种发展意识,责任担当,这种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情怀,是自治区文艺事业欣欣向荣的重要根基。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党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自治区文联及所属各文艺家协会、自治区档案馆、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水利厅、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艺术剧院、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电影集团、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内蒙古图书馆、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盐业协会、内蒙古史志鉴传媒学会,以及《文学艺术志》编辑部同志、媒体朋友们共120余人参加首发式。
2023年10月24日,《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志·文学艺术志》(简称《文学艺术志》)新书首发式在呼和浩特举行。自治区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冀晓青,自治区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闫艳,自治区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内蒙古美术馆馆长刘国旗,自治区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海山,自治区文联原党组成员、副主席尚贵荣,自治区文联原党组成员、秘书长聂显辉,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艺处一级调研员图巴特尔,自治区党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机关党委(人事处)一级调研员、编审孟秀芳,内蒙古出版集团工会主席黄滔出席首发式。自治区文联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艺如乐图主持首发式。
自治区文联党组书记、主席 冀晓青
冀晓青指出,《文学艺术志》的出版发行,是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北疆文化”建设的有力实践。这是自治区编纂的第一部文学艺术志,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重要文化成果。充分认识《文学艺术志》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更好地为自治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服务,为自治区文艺事业和文联工作发展服务,是文艺战线接下来的重中之重。
冀晓青强调,我们要充分发挥蕴含在《文学艺术志》中的文化价值。要推动其走进文学馆、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使之成为学术研究的“史料库”;走进各级文化部门、文联组织、文艺单位,使之成为指导文艺事业发展的“指导书”;走进学校、农村牧区,使之成为宣传“北疆文化”、提升审美水平的“新教材”。要以《文学艺术志》为载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好自治区文艺界民族团结的历史故事,传承好自治区文艺界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要加强对外文艺交流,通过《文学艺术志》,宣传推广内蒙古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打响“北疆文化”品牌。要深刻认识和充分发挥文化反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细研读、深思考、巧运用《文学艺术志》,以“文化杠杆”撬动内蒙古经济社会全面、有序、健康地发展。
自治区文联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 艺如乐图
自治区党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机关党委(人事处)
一级调研员、编审 孟秀芳
孟秀芳代表自治区党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向《文学艺术志》的出版发行表示祝贺。她指出,《文学艺术志》的出版发行是内蒙古文艺事业发展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为繁荣自治区的文化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如何广泛宣传和充分利用《文学艺术志》,助力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最大限度发挥《文学艺术志》的资政、育人作用,是我们下一步需要关注的重要课题。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愿继续与全区文化战线的同仁和广大文艺工作者一道,紧跟时代步伐,从时代的脉搏中感悟文艺的脉动,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美丽绽放。
《文学艺术志》执行主编、内蒙古史志鉴传媒学会会长 赵国春
《文学艺术志》执行主编、内蒙古史志鉴传媒学会会长赵国春介绍志书编纂整体工作情况,表示要从编志、读志、用志做起,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积极融入和构建新发展格局,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这也是编纂《文学艺术志》意义所在。
内蒙古大学社会科学处副处长、教授 崔荣
内蒙古大学社会科学处副处长、教授崔荣代表自治区文艺界在致辞中指出,《文学艺术志》长时段全方位述史,史料精准丰富,具有权威性;体大思深,凸显了内蒙古文艺的地方特色;提高了作家艺术家的自豪感、责任感,能够充分提振文艺创作和文化建设的自信心。70年来,尤其是新时代以来,我们文联和各个协会为了推动自治区的文艺发展劳心劳力。这种发展意识,责任担当,这种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情怀,是自治区文艺事业欣欣向荣的重要根基。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党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自治区文联及所属各文艺家协会、自治区档案馆、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水利厅、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艺术剧院、内蒙古出版集团、内蒙古电影集团、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内蒙古图书馆、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盐业协会、内蒙古史志鉴传媒学会,以及《文学艺术志》编辑部同志、媒体朋友们共120余人参加首发式。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