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新编地方志正式入驻国家方志馆
2011年10月11~14日,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杨泽荣应邀参加国家方志馆接受赠书仪式暨座谈会。这次参加接受赠书仪式的单位主要来自全国11个省(市、区)的地方志工作机构。内蒙古地方志办公室为国家方志馆捐赠志书129部、300余册。这些志书是内蒙古第一轮自治区、盟市、旗县(市、区)三级新方志,集中反映了自治区在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各方面的建设成就,对积累和保存地方文献,全面反映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情意义深远。
“阿拉善盟史志馆”挂牌仪式暨《阿拉善盟志》(1990-2009年)(稿)评审会举行
2011年10月8日,“阿拉善盟史志馆”举行挂牌仪式。挂牌仪式由盟委副秘书长张瑞青主持,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杨泽荣、盟政协副主席王秋才为史志馆揭牌。这是我区第一个成立的盟市级史志馆,它的成立改变了全区盟市没有史志馆的历史。史志馆以地情资料信息、地情研究与咨询、地情文献为中心,为阿盟乃至全区史志资料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目前,馆内收藏盟内外地方志书1000余册。
《阿拉善盟志》(1990-2009年)(稿)评审会,当日在阿盟档案史志局召开。评审会由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主持。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杨泽荣、盟政协副主席王秋才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阿左旗、阿右旗、额济纳旗相关领导列席会议。评审委员会认为,《阿拉善盟志》(1999-2009年)(稿),以阿拉善盟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所走过的道路为主线,衔接前志,紧跟时代发展,政治观点正确,指导思想明确,史实记录比较全面、志稿体例比较完备、资料比较丰富、行文较为规范,经过进一步增删、修改、完善,可以达到志书质量规定要求。
福建、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部分人员赴内蒙古考察交流
2011年10月13~16日,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任罗健一行6人、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任彭钢一行3人分赴内蒙古考察交流。13日,内蒙古地方志办公室处以上人员同福建、贵州两省考察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孟秀芳就地方志机构建设、三级志书编纂、网络信息化建设以及贯彻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等工作情况作了简要汇报。福建、贵州两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任就各省基本情况、志鉴编纂、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座谈交流。大家表示,各地应加强方志工作交流与沟通,互相学习借鉴经验,充分发挥地方志“资政、育人、存史”功能,更好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新编地方志正式入驻国家方志馆
2011年10月11~14日,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杨泽荣应邀参加国家方志馆接受赠书仪式暨座谈会。这次参加接受赠书仪式的单位主要来自全国11个省(市、区)的地方志工作机构。内蒙古地方志办公室为国家方志馆捐赠志书129部、300余册。这些志书是内蒙古第一轮自治区、盟市、旗县(市、区)三级新方志,集中反映了自治区在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各方面的建设成就,对积累和保存地方文献,全面反映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网站情意义深远。
“阿拉善盟史志馆”挂牌仪式暨《阿拉善盟志》(1990-2009年)(稿)评审会举行
2011年10月8日,“阿拉善盟史志馆”举行挂牌仪式。挂牌仪式由盟委副秘书长张瑞青主持,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杨泽荣、盟政协副主席王秋才为史志馆揭牌。这是我区第一个成立的盟市级史志馆,它的成立改变了全区盟市没有史志馆的历史。史志馆以地情资料信息、地情研究与咨询、地情文献为中心,为阿盟乃至全区史志资料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目前,馆内收藏盟内外地方志书1000余册。
《阿拉善盟志》(1990-2009年)(稿)评审会,当日在阿盟档案史志局召开。评审会由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主持。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杨泽荣、盟政协副主席王秋才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阿左旗、阿右旗、额济纳旗相关领导列席会议。评审委员会认为,《阿拉善盟志》(1999-2009年)(稿),以阿拉善盟改革开放、创新发展所走过的道路为主线,衔接前志,紧跟时代发展,政治观点正确,指导思想明确,史实记录比较全面、志稿体例比较完备、资料比较丰富、行文较为规范,经过进一步增删、修改、完善,可以达到志书质量规定要求。
福建、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部分人员赴内蒙古考察交流
2011年10月13~16日,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任罗健一行6人、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任彭钢一行3人分赴内蒙古考察交流。13日,内蒙古地方志办公室处以上人员同福建、贵州两省考察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孟秀芳就地方志机构建设、三级志书编纂、网络信息化建设以及贯彻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等工作情况作了简要汇报。福建、贵州两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任就各省基本情况、志鉴编纂、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座谈交流。大家表示,各地应加强方志工作交流与沟通,互相学习借鉴经验,充分发挥地方志“资政、育人、存史”功能,更好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Copyright All rights版权所有: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兴安南路147号 电话:(0471)3292175
蒙ICP备05003250号-3
蒙公安备案:1501050200017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0000032
技术支持: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地图